蝴蝶天天花底住。花谢今番,蝶也应该去。抵死春风强作主。又吹伊人帘深处。
一日斜阳三日雨。闹得如今,天也无凭据。何怪楼头杨柳树。有丝没处寻头绪。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本调以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为正体,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五仄韵转一平韵,前后段均四平韵。另有减字过曲、大石调、中吕引子等变体,如晏殊的蝶恋花(小院回廊春寂)等。
天天:每日。
抵死:极、极其。
春风:指春天的气息。
伊人:指所思之人。
闹:形容风雨交加的景象。
无凭据:无法把握。
何怪:怎可怪罪。
柳树:这里指杨柳,古人有折柳相赠的风俗。
丝:比喻情丝。
【译文】:
蝴蝶每天都在花儿底下住,现在花儿凋谢了,蝴蝶也该走了。那无情的春风硬要把蝴蝶留在帘儿后面。
一天天斜阳,一天天下雨,搞得如今连天气都变得捉摸不定。怎能怪在楼头眺望的人呢?柳树上还有未了情丝。
赏析:
《蝶恋花》(又名《鹊桥仙》),是唐五代以来最为流行的一种词调名。此曲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其结构与音节,与“令”、“慢”等词相似,但因格律不同而别成一体。它的特点是:上下片各由四句三平韵组成。其词格为六十八字,上下片各四仄韵转一平韵,前后段均为两平韵,两仄韵。其平仄声调有七种,即上声、去声、入声、阴平、阳平、阴微、阳微,这七种声调又分上、去、入三声,因此又有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三种不同的调式,合起来就是九个不同的格式。这种词调最宜于表达缠绵细腻的感情。
这首《蝶恋花》,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写景抒情之作,其实不然。作者借景抒情,托物咏怀。全词通过写春光易逝,花谢春去,抒发了对美好青春和美好生活的珍惜之情。
上片首句“蝴蝶天天花底住”,点明主题。蝴蝶天天在花丛中飞舞,好像永远离不开花朵一样。然而好景不长,花谢了,花落了,蝴蝶也要离开花丛了。这是写景,也是寓意。蝴蝶恋花,花恋蝴蝶,二者相互依存。花落了,蝴蝶也就该走了;蝴蝶离开了花,也就会枯萎消亡,生命也走到了尽头。“花谢今番,蝶也应该去。”这一句既是承接前句而来的结果,又是引出下句的原因。这两句看似平常,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下片“一日斜阳三日雨。闹得如今,天也无凭据。”这几句写的是风雨交加的情景。斜阳西下,日暮天寒;暴雨倾盆,狂风大作。风雨交加,使得原本美好的景色也变得难以辨认。这一句是承接前句而来,写出了风雨交加时的景象。“有丝没处寻头绪”,这句的意思是说,即使找到了线索,也找不到事情的起因。也就是说,风雨之所以如此猛烈,根本找不到原因。这一句也是承接前句而来,进一步写出风雨交加时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问题。
整首词通过对蝴蝶恋花和风雨交加这两种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青春和美好生活的珍惜之情。同时,也启示人们要珍惜时间,抓住机遇,不要让美好的时光白白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