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千花零落后。无复清阴,摇曳穿虚牖。折得枯条频酹酒。歌时曾近纤纤手。
插向胆瓶寒不透。忽讶生稊,渐比眉痕秀。心到江南人北首。玉关风物应非旧。
【注释】
百草千花:百花草木凋零后的景象,这里指暮春的景色。清阴:绿树成阴,指繁茂的树木。摇曳:随风摆动,形容柳枝婆娑的样子。穿虚牖:穿过空荡荡的窗户。折得枯条频酹酒:折下枯萎的枝条来祭奠。酹:以酒浇在祭品之上,表示祭祀之意。歌时:唱歌的时候。曾:曾经,指女子的手。纤纤手:形容手指细长而柔弱的女子之手。插向胆瓶寒不透:插入瓷瓶中,寒冷透不过。胆瓶:古代的一种瓶子,多用瓷制。生稊:嫩芽,新长出的嫩草。渐比眉痕秀:渐渐地像眉毛一样修长、美丽。人北首:来到北方。玉关:玉门关,即今甘肃敦煌西南小方盘城。风物:风景和事物。应非旧:应当不是原来的。
【赏析】
此词写暮春之景,借伤春之情寄寓故国之思,抒写对故国山河的眷恋。上片写暮春时节的景色,下片写故国的山水与思念故土的情愫。全词意境幽美,情调感伤哀婉。
“百草千花零落后”,是暮春时节,百花凋零的景象。这一句起兴,将读者引入了作者的心境。“无复清阴,摇曳穿虚牖”,这两句描绘的是柳树枝头已不再有绿叶遮荫,只剩下枝条摇曳穿窗而过的景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
“折得枯条频酹酒,歌时曾近纤纤手”,诗人折下枯萎的柳枝,频频地以酒浇在柳枝之上,唱着歌儿。这里的“纤纤手”指的是女子柔美而纤细的手指。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以及对自己不能与爱人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遗憾。
“插向胆瓶寒不透”,诗人将枯萎的柳枝插入了陶瓷瓶中,但寒气却渗透不出去。这一句描绘了柳枝的孤独和凄凉。
“忽讶生稊,渐比眉痕秀”,诗人忽然发现柳枝上又生长出了新的嫩叶,渐渐地这些嫩叶长得越来越像眉毛一样修长而美丽。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重新发现和对生命的珍爱。
“心到江南人北首”,诗人的心已经飞到了江南,但却来到了北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无奈之情。
“玉关风物应非旧”,诗人想起了玉门关的风景和景物,应当不再是原来的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词以伤春为题,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暮春时节的描绘以及对枯柳、酒杯、纤纤之手等景物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哀愁和怀念的氛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