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奔涛去。剩此闲、萦回几曲,白沙清渚。王浚楼船今谁是,佳节偏夸竞渡。望直北、烽烟高处。压阵寒云飞霹雳,杂呼声、动地催笳鼓。我亦欲,起宵舞。
书生历尽崎岖路。恨终童、长缨未系,四方残虏。恩怨喁喁相尔汝,羞作筝琶细语。想泪滴、更无乾土。洪范遗编分明在,问询谋、龟筮皆从否。三尺剑,为君举。
【注释】
奔涛:汹涌的江河。
萦回:盘绕曲折。
白沙清渚:白色的沙滩和清澈的小洲。
竞渡:赛船。
王浚楼船:指三国时吴国大将王浚的战船。
直北:北方。
烽烟:烽火。
压阵:镇守。
寒云、飞霹雳:形容战场上的激烈景象。
杂呼声:各种各样的呼喊声,如号角声、鼓声等。
宵舞:在夜里起舞。
历尽崎岖路: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的道路。
长缨:长绳,比喻救国的雄心壮志。
洪范遗编:指《尚书》中的《洪范》篇,其中包含了治国安民的教训。
龟筮:用龟甲占卜吉凶。
为君举:为了国君而举起三尺剑(即出仕)。
【赏析】
这首词以“三韩战争未已,午日用张元干韵作”开篇,直接点明题意。词人通过描绘战场的紧张氛围,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家效力的强烈愿望。
上片主要写战事的紧张气氛和词人的忧思之情。首二句以奔涛、白沙清渚等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场图景。接着,词人以王浚楼船、烽烟、寒云、飞霹雳等意象,进一步烘托了战场的紧张气氛。这些意象既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性,也表达了词人的忧虑之情。接下来,词人以“我亦欲,起宵舞”一句,表达了自己想要奔赴前线、杀敌报国的决心。这既是对国家的忠诚,也是对自己理想的追求。然而,这种理想在现实中却往往难以实现,因此词人才有了“书生历尽崎岖路”这样的感叹。
下片则转向了词人的内心世界。首二句“恨终童、长缨未系,四方残虏”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危亡的深深忧虑。他希望英雄能及时出现,为国家排忧解难,使国家重新崛起。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失望,因为他发现那些所谓的英雄都只是在为自己谋求私利。这种失望和无奈使他感到十分惭愧和羞愧。于是,他发出了“恩怨喁喁相尔汝,羞作筝琶细语”的感慨。在这里,“恩怨喁喁相尔汝”描绘了词人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羞作筝琶细语”则表达了他们不敢公开表达内心情感的尴尬处境。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让词人深感痛苦。
结尾三句“想泪滴、更无乾土。洪范遗编分明在,问询谋、龟筮皆从否”则进一步表达了词人的无奈和悲观。他认为,如果连占卜都不再相信了,那么还有什么意义呢?这里的“乾土”指的是占卜时所用的龟甲,而“龟筮皆从否”则表示占卜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它了。这种悲观情绪反映了词人对现实的失望和无奈。
整首词通过对战事、人际关系、历史教训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对国家危亡的深深忧虑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它也体现了词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执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