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雾连江近,阴云覆路低。天教雨泣助悲啼。却恨青梅偏向雨中肥。
竹槛添风幕,熏篝换湿衣。有家似客客难为。又被无情蜀魄劝人归。
注释:苦雾笼罩着江面,阴云低垂覆盖道路,天意要梅树更加肥美。我却因此而发笑,于是也吟了一首和韵。
雨雾弥漫近在江边,乌云密布笼罩道路,天意要梅树长得更加肥美。却恨青梅偏偏在雨中长得肥美了。
竹制的栏杆上增添了一层风幕,熏炉更换湿漉漉的衣衫。有家的人却像在外做客一样,难以安家。又被无情的杜鹃鸟劝阻人们回家。
赏析:本词是作者在一次梅雨天气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梅雨天气的无奈以及内心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苦雾连江近,阴云覆路低。”起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江南烟雨的景象,使人感到一种凄迷的氛围。“天教雨泣助悲啼,却恨青梅偏向雨中肥。”“天教雨泣”一句,既写出了雨水的悲伤,又表现出雨对梅树生长的有利条件,然而“青梅偏向雨中肥”则又让人不禁为梅树的茂盛而感到欣喜。两句之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情冷暖、世事无常的感叹,使得整首词显得层次分明,意境深远。
“竹槛添风幕,熏篝换湿衣。”接下来,作者以竹帘代替门,用熏香代替火盆来驱赶潮湿,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这种天气的无奈与无奈的心情。这句词既表现了词人对自然现象的无奈,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有家似客客难为。又被无情蜀魄劝人归。”最后一句,作者以“有家似客客难为”来表达自己对于家的渴望与无奈,同时“又被无情蜀魄劝人归”一句则更是将词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这里,“蜀魄”指的是杜鹃鸟,它总是不停地叫唤着人们归乡,使得人们感到无比的孤独与无助。
这首词通过对雨景的描绘以及对梅树生长情况的描述,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现象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