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度朝昏。下了珠帘更闭门。旧日凭肩私语处,销魂。栏角犹沾粉指痕。
家近浣纱村。荷叶翩翻绿映樽。一自采莲人去后,辛勤。只有鸣蜩彻夜闻。

【注】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南乡子慢》,是双调小令。李端淑(1085~?)北宋女诗人。字淑贤,号东阳居士,杭州人。

寂寞度朝昏。下了珠帘更闭门。旧日凭肩私语处,销魂。栏角犹沾粉指痕。

家近浣纱村。荷叶翩翻绿映樽。一自采莲人去后,辛勤。只有鸣蜩彻夜闻。

注释:寂寞度朝昏,独自度过漫长的白天和夜晚。下了珠帘更闭门,放下窗帘关闭门户,表示对外界的戒备。旧日凭肩私语处,曾经亲密无间、耳鬓厮磨的地方。销魂:形容极度痛苦悲伤。栏角犹沾粉指痕,栏杆上还留着女子手指尖的余香。家近浣纱村,家就住在靠近打水洗衣的村庄旁边。一自采莲人去后,自从那个经常来采莲的人离开之后。采莲人是谁呢?采莲人是屈原。

赏析:

“寂寞度朝昏”是整首小令的开篇,点明全诗的主题,即闺中少妇的寂寞生活。“寂寞”,就是孤单寂寞的意思。“朝昏”,指一天当中的各个时刻。此句以“寂寞”二字总括了整首小令的内容,为下面描写闺中少妇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背景。

“下了珠帘更闭门”,这是对上句“寂寞”的具体化,是闺中少妇的日常生活。珠帘,古代妇女在室外挂起珠链或帘子以示警戒。“闭门”,即关上门,不让人随意进出。这句写的是少妇在一天结束时关门的情景。

“旧日凭肩私语处”,这句承接上句“闭门”而来,是写少妇在一天结束之后,与情人相依偎着倚门窃窃私语的情形。“凭肩”,靠在一起,肩靠着肩膀,亲昵地相依。“私语”,低声交谈,私下说悄悄话,这里指两人相依偎着,倚门窃听对方的私语,这种私情是男女双方的私密事,外人不能随便窥探的,因此只能倚门窃听。

“销魂”一词出自曹植的《洛神赋》。“销魂”,意思是魂魄要被消磨掉。用来形容因思念情人而心神不宁,仿佛灵魂都要被消损了一样,表达了少妇对情人的深情。

“栏角犹沾粉指痕”,这是由下句“闭门”而来的,写少妇人倚门倾听对方私语时,不小心将手指弄脏的情景。“栏角”,指门上的栏杆。“粉指”,指沾了白粉的手,也就是指沾了唾液或者口水。“粉指痕”,即手上留有白印的痕迹。这两句写的是少妇在一天结束时关上门的情景。

“家近浣纱村”,这是由下句“采莲人去后”而来的,写少妇的住处就在靠近打水洗衣的村庄旁边。“浣纱村”,即打水洗衣服的村庄,是农村中的一个典型村庄。这里的“浣纱村”,指的是远离都市喧嚣的乡村。

“荷叶翩翻绿映樽”,这是由下句“惟有鸣蜩彻夜闻”而来的,写少妇在傍晚时分,看到荷花盛开,荷叶翻滚,映着夕阳的余晖,她静静地坐在酒席旁,聆听着蝉鸣,度过一个宁静的夏日傍晚时光。“蝉鸣”,即蝉鸣叫声,是一种自然界中常见的声音。

“一自采莲人去后”,“一自”,即自从……以来,从那时开始;“采莲人”,指经常到少妇住处来采摘荷花的女子,可能是她的恋人或者是她的闺蜜,或者是其他经常来看望她的熟人。

“辛勤”,辛苦劳累;“鸣蜩”,蝉鸣叫。这两句写的是从那经常来采莲的人离开之后,少妇便开始过上了孤独的生活。

“惟有鸣蜩彻夜闻”,这是由上句“惟有……”而来,写的是少妇在孤寂之中,唯有听到蝉鸣声彻夜不绝。这两句写的是少妇在孤寂生活中的感受。

这首词通过写一位少妇孤独寂寞的日常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位少妇深深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通过这位少妇的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命运的忽视和压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