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门前柳拂衣。苏公堂外水平堤。好将新句接梅溪。
上巳并逢寒食后,故人偏与落花期。朱弦弹罢有余思。
诗句如下:
苏小门前柳拂衣。苏公堂外水平堤。好将新句接梅溪。
上巳并逢寒食后,故人偏与落花期。朱弦弹罢有余思。
注解与赏析:
苏小门前柳拂衣。 这句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柳树随风摇曳,仿佛在轻轻拂动着行人的衣服。这里的“苏小门”指的是著名的苏州园林——苏州园林,以其精美的建筑和优雅的自然环境闻名于世。
苏公堂外水平堤。 “苏公堂”可能是指宋代诗人苏轼(苏东坡)的祠堂或其相关之地,而“水平堤”则描绘了春水初生、湖面平静如镜的景象。这样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也隐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意。
好将新句接梅溪。 这里使用了“梅溪词”这一典故,梅溪是南宋词人姜夔的别名,他以词著称。这句诗意味着用新的诗句去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这不仅显示了作者对于文学传统的尊重,也体现了他在艺术创作中寻求创新的精神。
上巳并逢寒食后,故人偏与落花期。 上巳节和寒食节是中国古代的两个重要节日,分别在农历三月上旬和清明时节。这里的“落花期”可能指文人墨客在这两个节日期间聚集,共赏春光,同时也可能暗示了一种感伤的情感。
朱弦弹罢有余思。 此句通过音乐和诗歌的结合,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体验。朱弦即古琴,余思则指演奏完毕之后的沉思与回味。这反映了诗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内心感受,以及作品留给观众的深远影响。
总结:
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词作创作,更是一次文化和情感的交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以及对艺术创作的反思,汪东展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美的追求和表达。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汪东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及其带来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