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
楼阁遍琼瑶。庭树纷纷玉作条。林外梅花应放也,萧萧。香过寒溪第几桥。

南乡子

雪夜独坐得飘字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

楼阁遍琼瑶,庭树纷纷玉作条。林外梅花应放也,萧萧。香过寒溪第几桥。

注释

  1. “帘外雪初飘”:描述外面雪开始飘落的景象。
  2. “翠幌香凝”:形容室内装饰华美,有浓郁的香气。
  3. “火未消”:指炉中余烬仍在燃烧。
  4. “独坐夜寒”:一个人在寒冷的夜晚坐着。
  5. “遥迢”:形容距离遥远或时间漫长。
  6. “梦断”和“更残”:分别指夜晚梦境中断和时间流逝之快,感觉时间变得特别漫长。
  7. “玉作条”:形容庭院中的树木如白玉般笔直修长。
  8. “林外”:指的是树林的外面。
  9. “梅花应放也”:暗示着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将至,梅花即将开放。
  10. “萧萧”:形容风声或其他声音的轻细。
  11. “香过”:指梅花散发出的香气传得很远。
  12. “第几桥”: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桥梁名称,也可能是比喻梅花的香气弥漫于某处。

赏析

《南乡子·雪夜独坐得飘字》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色和个人情感的诗歌。诗中通过细腻的语言描述了雪夜中的静谧景象,以及诗人孤独的感受。首句直接引入了雪花,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美丽的画面。接下来,通过对室内装饰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一个温暖但稍带凉意的室内环境,增添了一层情感的复杂性。

诗句中的“独坐夜寒人欲倦”传达了一个深刻的情感体验——即使在温暖的室内,面对冰冷的夜晚,也不免感到疲倦。这反映了人在极端天气下的脆弱和无助。而“梦断更残倍寂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单和寂寞的感觉。诗人可能在梦中寻求慰藉,但现实的寒冷和孤独使他难以入眠,从而更加感受到周遭环境的冷漠。

诗的最后一部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对梅花的期盼,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期待。梅花作为坚韧和纯洁的象征,在这里代表了希望和新生的力量。诗人在寒冷的冬夜中仍抱有对美好未来的希望,这一点在整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强调。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对个人情感的一种深刻抒发。通过对冬夜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感受的表达,诗人展示了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复杂的情感层次,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个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