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风竹雨。首夏清无暑。小小齐纨凉不举。一曲鸣弦自谱。
春如水上浮萍。子规犹自叮咛。剩得几分闲意,小窗蕉叶摇青。
【注释】
①清平乐:唐教坊曲名。
②梅风竹雨:以梅花之香和竹子之韵作比,形容夏初天气清爽宜人。
③首夏清无暑:夏季的第一天没有酷暑。
④齐纨:一种细绢,质地轻软。凉不举:形容夏天穿着轻薄的衣裳也感到很凉爽。
⑤鸣弦:弹琴之声。自谱:自己创作乐曲。
⑥春如水上浮萍:比喻时序已至初夏,春天像水上漂浮的浮萍一样逝去了。
⑦子规:杜鹃鸟的别称。犹自叮咛:仍然不停地啼叫。这里指杜鹃鸟叫声不断。余意:余兴未尽。
⑧闲意:闲暇的心情。
⑨蕉叶摇青:用碧绿的芭蕉叶比喻夏天的景色。
【赏析】
《清平乐·夏日》是北宋词人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写夏景之美,下阕抒己志之情,全词语言明快晓畅,情致闲雅隽永,风格疏朗自然,富有生活情趣,体现了作者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上片开头三句写夏令天候。“梅风”两句点出季节,“首夏”即初夏,“清无暑”是说这个时期天气最宜人。梅与竹都是古人喜爱的植物,梅有“凌寒独自开”的特点,而竹则因其翠色常绿、节形挺拔而有君子之风。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它们的共同特征,又突出了各自的不同之处,形象鲜明生动。接着两句,写夏装之美。在初夏时节人们穿薄衫、薄纱,所以“小小齐纨凉不举”。齐纨,古代织品名;纨,丝帛,泛指纺织品。“凉不举”即“凉得恰到好处”,说明夏天虽炎热,但人们穿得不多。“一曲鸣弦自谱”两句写听琴的情景:弹奏者边弹琴,边在琴上记谱。“鸣弦”即弹琴的声音,“自谱”即自己记录。这两句表现了词人在夏日里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心情。
下片开头三句写杜鹃啼叫,抒发感慨。杜鹃鸟又名子规、催归鸟等,其啼声凄切哀怨,常用来象征离别之情。苏轼在黄州任职期间,与好友王巩同游赤壁,因怀想故人,曾赋《江城子》词调寄王巩:“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首《清平乐》就是以王巩为题而写的,词人以“子规犹自叮咛”起兴,暗寓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剩得几分闲意”一句,则表达了他内心的闲适之感。
过阕三句承上启下,将上下两阕紧密地联系起来。“蕉叶摇青”,是眼前所见之景。词人抓住这一景象,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情怀。结拍二句,词人以轻松愉快的口吻收尾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