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云悄度花阴碧。月钩勾起相思夕。卷上水明帘。惊回蝶梦纤。
玉阶闲立定。未觉弓鞋冷。生怕好风来。罗衣被揭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鉴赏诗歌,首先要读懂全诗内容及思想感情。此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词逐句进行解读并赏析。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分析诗歌的内容特点、情感基调、语言风格、表现技巧等,答题时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进行分析。如“凉云悄度花阴碧”“惊回蝶梦纤”这两句是写景,描写了夏日的景色;“玉阶闲立定”一句是动作描写,表现了词人闲适的心情;“生怕好风来”一句是心理描写,表现了词人担心自己被风吹开衣服。最后赏析时要指出手法和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菩萨蛮 · 纳凉美人图
凉云悄度花阴碧。月钩勾起相思夕。卷上水明帘。惊回蝶梦纤。
玉阶闲立定。未觉弓鞋冷。生怕好风来。罗衣被揭开。
【答案】
译文:
凉云悄悄地掠过花荫绿得发暗,在皎洁的月光中撩起相思之情。推开明亮的帘子,惊醒了梦中翩翩轻舞的蝴蝶,它们在花间飞舞。我站在台阶上,静立不动。不知不觉地感到了脚下穿着的布鞋已经冰凉。我害怕一阵凉爽的微风吹动我的罗衣,便急忙将罗衣掀起。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的开头两句写纳凉美人所见之景:天高气爽,白云悠悠;花影斑斓,碧翠如茵。这为下文的抒写美人之情作了铺垫。接着写美人所见之景:明月当空,照出了美人的倩影。此时,她似乎想起了什么,情不自禁地把帘子卷上。这一举动惊动了正在花间飞舞的蝴蝶,它们扑棱着翅膀飞走了,留下美人伫立在花下,久久不能离去。最后两句写美人所感受之境:一阵微风拂面而来,不禁使她心惊肉跳,急忙掀起罗衣,以免被风吹破。
这首咏物词以自然景观为载体,抒发了作者对恋人的思念之情。上片写美人所见之景,下片写美人所见之人。“凉云”“明月”“水明帘”,构成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纳凉图。美人倚槛而立,目送归雁,心寄远人。她的心事,正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苏轼一样,无法排遣,只好借“凉云”、“明月”、“水明帘”这些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思情。“惊回蝶梦纤”,“惊”字写出了美人因看到蝴蝶而被惊动了。“惊”字也暗示出词人对佳人的思念。“卷上水明帘”,美人卷起帘子,可能是怕惊动了蝴蝶;也可能是想看看外面的风景。从“惊回蝶梦”可以推知美人是看到蝴蝶后卷起了帘子。“惊”字既点明了蝴蝶受惊,又暗示出美人对蝴蝶的关切,同时也暗示出美人对外界的好奇。“怕”字则写出了美人怕蝴蝶被风吹跑的心理。“怕好风来”,既是说怕蝴蝶被风吹跑,也是说自己被风吹走。“怕”字既点明了美人的心理,也暗示出美人对自己处境的危险。“罗衣被揭开”一句,则表明美人终于忍不住将罗衣掀起了,从而暴露了自己。这一句与上一句的“惊”呼应,也点明了美人被风吹跑的原因。
这首词写美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写得委婉含蓄,曲折婉转。首二句用“凉云”“明月”“水明帘”渲染了清幽恬静的气氛,为下文美人的思亲之情作了铺垫。三、四句写美人因看到蝴蝶而被惊动而卷起帘子。这里的“惊”字暗示出蝴蝶对美人的关心。五、六句写美人因担心蝴蝶被风吹跑而掀起了罗衣。这里的“怕”字暗示出美人对外界的好奇。七、八句写美人终于忍不住将罗衣掀起了,从而暴露了自己。这里不仅暗示出美人因担心自己被风吹跑而掀起了罗衣,还暗示出美人被风吹跑的原因。九、十句写美人终于忍不住将罗衣掀起了,从而暴露了自己。这里不但暗示出美人被风吹跑的原因,还暗示出美人因被风吹跑而引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