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树无蝉野径幽。几层云气叫钩辀。山青少见中华店,人黑多居上古楼。
沽酒去,趁墟收。斜门近港不通舟。清溪锦石行踪断,照见鸳鸯影亦愁。
注释:
瘴树无蝉:瘴气缭绕的树木上没有知了叫声。
几层云气叫钩辀:几层云彩仿佛在鸣叫,声音就像“钩辀”。
山青少见中华店:青山之中少见汉族店铺。
人黑多居上古楼:人们大多居住在上古楼。
沽酒去,趁墟收:去买酒,趁着墟市收工后回去。
斜门近港不通舟:斜门靠近港口但不通船。
清溪锦石行踪断:清澈的溪流和锦绣般的石头,行走其间踪迹难以分辨。
照见鸳鸯影亦愁:映入眼帘的是一对鸳鸯的影子,也让人感到忧愁。
赏析:
这首词写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春。当时,作者因受投降派秦桧的排斥,被贬为建昌军(今江西南城)通判。词中描写了建昌道上的风光景物,以及自己的所见所感。
上阕写景。起句“瘴树无蝉野径幽”,点出建昌道上的自然环境:草木丛生,蝉声稀少,显得幽静。接着,描绘了建昌道两旁景色:“几层云气叫钩辀”,“山青少见中华店”,“人黑多居上古楼”,形象地勾勒出一条古道的风貌。
下阕抒情。首句“沽酒去,趁墟收”,表明作者在建昌道上买酒、赶墟市。次句“斜门近港不通舟”,说明此处是僻远之地,交通不便。接下来,写景中又带出了作者的感受:“清溪锦石行踪断,照见鸳鸯影亦愁”,表达了他内心的忧伤。全词以写景为主,通过景物的变化反映了建昌道上的荒凉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之情。
此词意境优美,语言简洁,富有韵味。它生动地描绘了建昌道上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