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唤酒,记红揎舞袖,翠揾啼罗。花天梦影,三生曾伴春婆。赢得年时笛语,带别愁、飘满烟萝。都付与马头星月,雁底关河。
金门镇怜倦客,算沈腰潘鬓,宫羽消磨。入时深浅,料应难画双蛾。紫陌冷尘飞处,听西风、又颤铃骡。秋到也,莼鲈归兴若何。

诗句解析

第一句:“露华寄余芷丞京邸”

  • 解释:描述露珠落在草上的情景,暗示着作者的寂寞与孤独。
  • 注释:草上的露水,象征作者的孤独和寂寥。

第二句:“丰台唤酒,记红揎舞袖,翠揾啼罗。”

  • 解释:回忆过去在丰台饮酒时,身着红色衣裳,绿色丝带遮住嘴部,如同啼哭一般的场景。
  • 注释:丰台(地名),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地点,如皇宫;红色衣裳、绿色丝带,是古代女子常用的装饰品;“啼罗”(一种古代服饰),用绿色丝带遮掩嘴巴,表达羞涩或悲伤之情。

第三句:“花天梦影,三生曾伴春婆。”

  • 解释:描绘了花天之下的梦幻景象,以及与春天女神“花天”的三生三世的缘分。
  • 注释:花天,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也可能暗指春天;三生三世,表示前世今生来世都结下了深厚的情感;春婆,春天的象征。

第四句:“赢得年时笛语,带别愁、飘满烟萝。”

  • 解释:通过笛声表达了离别的愁绪,笛声在烟雾中飘扬。
  • 注释:年时笛语,指每年听到的笛声,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别愁,指离别时的忧愁;烟萝,指缭绕的烟雾。

第五句:“都付与马头星月,雁底关河。”

  • 解释:将一切情感都寄托于马头星月和雁过关河的景象。
  • 注释:马头星月,象征着旅途中的陪伴和朋友;雁过关河,表示思念远方的人。

第六句:“金门镇怜倦客,算沈腰潘鬓,宫羽消磨。”

  • 解释:表达了对金门(宫殿)中因疲倦而受到怜悯的情景,以及自己的容颜逐渐消瘦。
  • 注释:金门,指代宫廷或皇宫;沈腰潘鬓,形容因疲惫而失去青春的风采;宫羽,指宫廷音乐,比喻华丽的生活;消磨,指逐渐消失或磨损。

第七句:“入时深浅,料应难画双蛾。”

  • 解释:对于进入宫中时的地位深浅,感到难以描绘自己的模样。
  • 注释:入时深浅,指进入宫廷后的地位高低不同;双蛾,指眉毛,这里可能是指面部特征。

第八句:“紫陌冷尘飞处,听西风、又颤铃骡。”

  • 解释:描述了紫陌(古代道路)上的冷清景象,以及西风中铃骡(古代马车上用来驱赶牲畜的工具)的声音。
  • 注释:紫陌,古代的道路,常用以形容荒凉或冷清;西风,指秋风;铃骡,古代交通工具之一,由马拉动,铃铛发出响声。

第九句:“秋到也,莼鲈归兴若何。”

  • 解释:随着秋天的到来,作者产生了回家乡的念头。
  • 注释:秋到,指秋季到来;莼鲈(莼菜和鲈鱼),是中国传统的美食,常用于比喻家乡的味道;归兴,指回到故乡的兴致或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抒情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融入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露华”、“花天”、“春婆”,以及“紫陌”、“西风”等,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