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玉笛红窗里。不识愁滋味。无端一别各西东。负了阑干几度、月明中。
年来折尽离亭柳。赢得人消瘦。云山总是万重遮。昨夜相思有梦、到天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把握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手法等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
本诗是一首闺怨词。开头两句写别后的相思之情。“玉笛红窗里”,点明时间地点,暗示了女主人公的身份。“不识愁滋味”一句,是说自从丈夫远去后,她便不知道什么是忧愁。“无端一别各西东”,说明离别的原因,是由于丈夫出征在外。“负了阑干几度月明中”,表现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深深思念。
第三、四句写自己年复一年地折柳送别,却换来丈夫的消瘦;而丈夫也云山万重阻隔,不能回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离情比作折柳。这种写法,既突出了离别之苦、思念之浓,又表现出女主人公对丈夫的一片深情。
最后两句,写昨夜相思之人梦见丈夫在天涯,醒来后依然空床独守。“昨夜”一词,不仅写出了时间的短暂,更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无限哀思。
【答案】
虞美人
当时玉笛红窗里。不识愁滋味。
无端一别各西东。负了阑干几度、月明中。
年来折尽离亭柳。赢得人消瘦。
云山总是万重遮。昨夜相思有梦、到天涯。
译文:当年在玉笛声中,我与爱人同坐在红楼里,那时还不懂得什么是忧愁。
没有什么原因,我们被一别两地,他去了西边,我留在东边。多少次倚着栏杆看明月,望断天涯路,望不穿。
这些年,我折尽了离亭旁的杨柳,可是却没有见到过他的身影,只看到自己的容颜一天天消瘦下去。
云山阻隔重重,阻隔重重,我今夜梦中还在那遥远的天涯寻觅你的身影。
赏析:
这首词以一个闺中女子的口吻来写她的相思之情。上片写别离之后的相思之情。“玉笛红楼”交代了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不识愁滋味”一句道出了女主人公因久别未见面而对爱情生活的陌生,从而引出下片所要表达的内容。
下片从“年来”“赢得”两词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相思之苦,“负了”、“月明中”、“云山总是万重遮”、“昨夜相思有梦到天涯”等诗句都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怀念之深,相思之苦。最后一句“昨夜相思有梦到天涯”则表明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一片深情。
整首词通过描写主人公在别后对丈夫的思念,抒发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