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争触争。瓜分几城。居然风雨神京。筑郊坛九成。
杞天易倾。山河废兴。南唐北汉荒陵。付农官耕耘。
译文:
十四首中的“醉太平”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担忧之作。全诗通过描绘南唐、北汉的灭亡,以及山河荒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关注。
注释:
- 蛮争:指南唐与后蜀之间的争斗,争夺领土和资源。
- 瓜分几城:形容双方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如同瓜分了数个城市一般。
- 居然风雨神京:形容国家的首都受到风雨的侵袭,象征着国家的不稳定和动荡。
- 筑郊坛九成:指在京城郊外修建祭坛,祈求神灵保佑。
- 杞天易倾:比喻国家的根基不稳,容易动摇。
- 山河废兴:指国家的山河兴衰变化,反映了国家的命运。
- 南唐北汉:分别指的是南方的后蜀和北方的前蜀,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割据政权。
- 付农官耕耘:将土地交给农民耕种,意味着国家失去了对土地的控制,人民生活困苦。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南唐、北汉的灭亡,以及山河荒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诗人通过对比南北朝时的国家兴衰,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展现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风雨、郊坛等,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