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花小阁葳蕤锁。珊钩软踏娇鹦母。风递絮香柔。初阳红上楼。
云痕呵晓镜。淡写春鬟影。残露颤花梢。折枝人未遥。
菩萨蛮
环花小阁葳蕤锁。珊钩软踏娇鹦母。风递絮香柔。初阳红上楼。
云痕呵晓镜。淡写春鬟影。残露颤花梢。折枝人未遥。
注:
- 菩萨蛮:这是一首词牌,属于唐宋时期的词牌名,多用于表达情感。
- 葳蕤:形容草木茂盛。
- 珊钩:即珊瑚钩,一种装饰品。
- 娇鹦母:指美丽的鹦鹉。
- 风递:随风传递。
- 云痕:指云彩的痕迹。
- 春鬟:指春天的发髻。
- 残露:指清晨的露水。
- 颤花梢:花梢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 折枝:折断树枝,这里比喻折下花朵。
译文:
环抱的花小阁里生机盎然,珊瑚钩子轻触着娇嫩的鹦鹉母。春风中传来了柔软的花香,朝阳照耀下的楼阁显得更加美丽。
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镜面上,我淡淡地描绘出春天的发髻影子。残留的露水使得花瓣颤抖,仿佛还未有人折取。
赏析:
这首《菩萨蛮》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词作。首句“环花小阁葳蕤锁”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小阁楼,通过“葳蕤”二字,展现了花园中植物繁盛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珊钩软踏娇鹦母”进一步描绘了阁楼中的装饰物,以及其中的人物——娇美的鹦鹉,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风递絮香柔”与“初阳红上楼”两句则分别描述了春风的柔和以及朝阳的温暖。春风携带着花香,使得整个环境都显得温馨和舒适。而“初阳红上楼”则通过“红”字,形象地表达了阳光的温暖和美丽,同时也暗示了时间是在早晨,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最后两句“云痕呵晓镜。淡写春鬟影。残露颤花梢。折枝人未遥”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环境的描绘和人物的情感表达。通过对云彩痕迹的描写,表现了清晨的宁静和清新;而“春鬟影”则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季节,呼应了前文的“初阳”;“残露”则增添了一份凄美和哀愁,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最后的“折枝人未遥”,则表达了一种无法实现愿望的无奈和失落。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喜悦、忧愁和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