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随阳雁,年年到此回。
瘴云飞不度,炎海客能来。
峰势连衡起,滩声挟雨哀。
禅关聊一憩,归路晚钟催。
回雁峰
闻道随阳雁,年年到此回。
瘴云飞不度,炎海客能来。
峰势连衡起,滩声挟雨哀。
禅关聊一憩,归路晚钟催。
注释与赏析:
- 闻道随阳雁:听说每年秋天,大雁会随着阳光从南方飞回这里。这里的“阳”字可能是指阳光的温暖,也暗示了季节的转变。
- 年年到此回:每年秋天,大雁都会来到这里,仿佛约定一样。这里的“此”指代回雁峰。
- 瘴云飞不度:瘴气浓厚的云层无法阻挡大雁的飞行。瘴气通常与炎热、潮湿的气候相关,这里可能指的是南方的湿热气候。
- 炎海客能来:在大海上旅行的航海者都能来到这里。这里的“炎海”可能是指炎热的海洋环境,而“客”则强调了旅途的艰辛。
- 峰势连衡起:回雁峰的山峰连绵起伏,如同连接起来一样。这里的“衡”可能是指平衡、稳定的意思。
- 滩声挟雨哀:沙滩上的波浪声伴随着雨声,给人一种哀伤的感觉。这里的“挟”可能是指夹杂、融合在一起。
- 禅关聊一憩:在禅寺休息片刻。这里的“禅关”可能是指通往寺庙的门户或入口。
- 归路晚钟催:傍晚时分,归家的路途上传来寺庙的晚钟声,催促着人们回家。这里的“钟”可能是指佛教中的报时工具,如钟声或梵钟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诗篇。通过描述大雁归来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对于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此外,诗中还涉及到了旅行、宗教等元素,展现了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