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黄尘,曾小住波亭月廊。犹记得洞箫韵好,秋清夜长。风过伽蓝山石皱,云回密荫水蘅凉。傍宫槐镫火下层城,萦建章。
东方白,惊曙光。双丫髻,七宝妆。有伏书传女,辕诗授匡。瞥眼繁华如梦里,涛翻横海太荒唐。忆怜才昔日杜司农,经十霜。

【注释】

1、滚滚黄尘:指尘土飞扬。

2、曾小住波亭月廊:在波亭的月廊下停留过。

3、洞箫韵好:指箫声美妙动听。

4、伽蓝山石皱:指山石因风吹而皱起。

5、云回密荫水蘅凉:指云雾缭绕,树木茂盛,清凉宜人。

6、傍宫槐镫火:指皇宫旁边的槐树上灯火闪烁。

7、建章:指建章宫,汉武帝所建的宫殿。

8、东方白:指天刚亮了。

9、惊曙光:指看到早晨的阳光。

10、双丫髻:指两个发髻。

11、七宝妆:指七宝制成的头饰。

12、伏书传女:指书信传递女子的消息。

13、辕诗授匡:指用诗歌来传授学问。

14、瞥眼繁华如梦里:一眨眼间,繁华的景象就消失了,如同梦境一样。

15、涛翻横海太荒唐:形容世事变化莫测,令人难以捉摸。

16、杜司农:指杜甫,曾任司农之职。

【赏析】

《满江红·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通过对建康(今南京)的历史遗迹进行联想,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全词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描写景物,将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

上阕回忆当年在建康的美好时光。“滚滚黄尘”,描绘了当时战乱频发的社会背景;“曾小住波亭月廊”,表达了曾经在建康停留过的愉快经历;“洞箫韵好,秋清夜长”则进一步描绘了当时的宁静美景;“风过伽蓝山石皱,云回密荫水蘅凉”,则具体描述了当时的自然景观。

下阕则转入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东方白,惊曙光”,描绘了新的一天的到来;“双丫髻,七宝妆”则具体描绘了当时的女性形象;“伏书传女,辕诗授匡”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氛围;“瞥眼繁华如梦里,涛翻横海太荒唐”,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感叹。

整首词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感慨。通过对建康这一历史名城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