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国沧桑,仙根陵谷,太息树犹如此。摊书客去,题障诗传,都付洛阳残记。龙蜕何年复生,溜雨皴痕,拿云腾势。纵苍髯非古,也曾亲见,贞元朝士。
凭吊劫火迷茫,梵香零落,栖鹤仅留孤翠。空王殿宇,故国风烟,谁省眄柯深意。门外垂杨送春,分到新阴,炊羹堂里。任行吟、庭静清涛,凄影夕阳铺地。
【注释】
①慈仁寺:在北京市广安门外大街,是辽代建的大佛寺。②双松:指寺中的两棵古松。相传是清代重植的,并非明代诗人袁宗道、袁宏道兄弟的“渔洋风”,而是另有其物。③庚子兵燹:指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焚毁了圆明园等。④社集:指文人结社集会。⑤召南:即《诗经》中的《召南》,是周初《诗经》的一部分,共30篇。⑥太息:悲叹。⑦摊书客:指读书人。⑧题障:指为友人写诗作画以留念。⑨龙蜕:指龙形的树皮。⑩拿云:形容树势高耸。⑪苍髯:形容人的胡须雪白。⑫贞元朝士:指唐代宪宗时期的名臣李吉甫。⑬空王殿宇:指佛教寺庙。⑭故国风烟:指故乡的风景。⑮谁省眄:指谁能够看到。⑯垂杨:柳树。⑰清涛:波涛。⑱凄影:冷月下的倒影。⑲行吟:边走边吟哦,表示游历四方。⑳庭静:庭院安静。㉑太液池:汉代宫苑名,在今北京北海湖。
【赏析】
此词为京师花木之作,上片咏慈仁寺双松,下片抒发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叹,以及对故土之眷恋。全词笔触雄奇,意境开阔,感情深沉,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意味。
词中首句起兴,将焦点放在了双松上。双松生长在慈仁寺,传说是清代重植的非渔洋诸老所题旧物,而如今却被战火焚烧。作者感慨万千,用“佛国沧桑”来形容双松历经千年仍屹立不倒。接着他描绘了双松的形态,如“摊书客去,题障诗传”,以及它们被流民所侵占的情景,表现了作者的哀叹之情。
下片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他用“凭吊劫火迷茫,梵香零落,栖鹤仅留孤翠”来描写昔日繁华的寺庙如今残败不堪的景象。然后,他又用“空王殿宇,故国风烟,谁省眄柯深意”来表达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最后,他用“门外垂杨送春,分到新阴,炊羹堂里。任行吟、庭静清涛,凄影夕阳铺地”来描绘自己的心境。
此词通过咏叹双松与寺庙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故土之眷恋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