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抹妆浓,清灯影瘦,好山迎我先笑。一篙花外轻回,认得去年芳草。东风破梦,强扶起、腰肢低袅。听杜鹃、频唤春归,不解春归犹早。
须自惜、瘦容婉妙。还自把、黛眉暗扫。嫩阴压住杨花,瞒却燕莺分晓。漫天飞起,恐竟把、佳人催老。待春痕、它日飘零,只有乱萍知道。
【注释】
①“翠抹”句:形容柳色浓绿。
②“清灯”句:形容灯影摇曳,映衬着花外荡舟人的身影。
③“东风破梦”句:暗指梦中的春已过去,醒来时春意正浓。
④“瘦容婉妙”句:形容女子身材消瘦而容貌妩媚动人。
⑤“嫩阴压住”句:比喻春天的气息压住了杨花,使燕莺分不清早晨与傍晚。
⑥“乱萍知道”句:比喻自己像飘零的野草一样无知无识。
【赏析】
此词是一首描写赏春词。上片写春游所见,下片写春游所感。全词语言清新隽永、委婉蕴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抒情气氛。
“东风第一枝 · 春晓荡舟三桥看柳色”这首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是作者于公元1208年春天在绍兴三桥附近游览赏春时所作。
上片开头两句,“翠抹妆浓,清灯影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这两句中,“翠”字用得极好,既形容了杨柳的颜色,也写出了柳树的颜色浓翠欲滴;“妆”字则用得极妙,既写出了春柳的颜色,又写出了春柳的形状,如同少女的妆容一般娇美。“好山迎我先笑”,意思是说,当我看到这些美景时,心中不禁充满了喜悦之情。“一篙花外轻回”,这一句中,“一篙”是指小船行驶的速度之快,“花外”则是指船行驶的方向,也就是说,船在行驶的过程中,已经经过了花丛之外的地方。“认得去年芳草”,这一句中,“认得”表示认出的意思,“芳草”则是指草地,也就是说,船经过了花丛之外的地方后,已经可以辨认出去年生长的青草地上的嫩芽了。
下片开头两句,“东风破梦,强扶起、腰肢低袅”,这两句中,“破梦”表示打破梦境的意思;“腰肢低袅”则是指女子的姿态优雅轻盈。“听杜鹃、频唤春归,不解春归犹早”,这一句中,“杜鹃”是一种鸟的名字,它常常被人们用来表达哀怨之情;“唤春归”则是指杜鹃鸟不停地呼唤春天回到大地上来;“不解春归犹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知道春天为什么还没有回来,依然早早地来到了大地之上。
“须自惜、瘦容婉妙”,这一句中,“须自惜”表示要珍惜自己的身体;“瘦容婉妙”则是指身体虽然有些瘦弱,但容貌却非常美丽动人。“还自把、黛眉暗扫,嫩阴压住杨花,瞒却燕莺分晓”,这几句中,“还自把”表示自己主动地拿起了梳子;“黛眉”则是指女子的眉毛;“暗扫”则是指轻轻地梳理自己的眉毛;“嫩阴压住杨花”,这一句中,“嫩阴”指的是嫩绿的小草或嫩绿色的树枝,“压住”则是指它们紧紧地抱住了杨树的枝条;“瞒却燕莺分晓”,这一句中,“瞒却”表示隐瞒;“燕莺”则是指燕子和黄莺两种小鸟,“分晓”则是指分辨清楚;“分晓”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分辨清楚时间或事情的先后顺序。最后两句中,“漫天飞起”,这一句中,“漫天”表示天空中的云朵非常多,无法计算到底有多少个;“恐竟把、佳人催老”,这一句中,“佳人”则是指美丽的女子;“催老”则是指让女子变得衰老;“待春痕、它日飘零,只有乱萍知道”,这一句中,“它日”则是指以后的日子;“飘零”则是指落叶飘落;“乱萍”则是指漂浮在大水中的浮萍;“知道”则是指明白过来。整首词语言清新隽永、委婉蕴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抒情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