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愁云、半天飞起,吹来离绪萦绕。楼头消瘦垂杨影,拖入夕阳低照。残叶少。还怨煞、飘零都被西风扫。无端别了。把蕉叶裁笺,芦枝作管,且写饯秋稿。
江皋外,新雁曾经带到。而今归也偏早。长亭一路追寻去,剩有冷风衰草。秋易老。最怕是、霜砧偏近寒闺捣。清樽已杳。只败箨催行,哀笳促别,料理放归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技巧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主要意象分析即可。
“看愁云、半天飞起,吹来离绪萦绕。楼头消瘦垂杨影,拖入夕阳低照”,此句写秋景。诗人看到愁云满天,半天中飘起,吹来离情,愁绪萦绕。在楼头,杨柳的影子显得更加清瘦,被风吹入夕阳的余晖之中。“愁云”指愁思;“半天”指天空;“垂杨”即杨柳,此处借指女子;“消瘦”指柳叶变黄;“夕阳”指晚霞。这些自然景物,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残叶少。还怨煞、飘零都被西风扫。无端别了。把蕉叶裁笺,芦枝作管,且写饯秋稿”,此句写送别。诗人看到树上落满了残叶,似乎在抱怨秋天来得太快,树叶还没有完全凋落就已经被秋风扫得一干二尽了。诗人不禁感慨万分,于是决定用纸做叶子,用芦竹做笔杆,写下一首送给朋友离别时的歌曲。
“江皋外,新雁曾经带到。而今归也偏早”,此句写雁南飞。诗人看到新来的大雁曾经飞到江边,如今却早早地回到了南方。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写出了诗人对友人分别的惋惜之情。
“长亭一路追寻去,剩有冷风衰草”,“长亭”指古时驿路两旁设置的亭,供行人休息和暂避风雨;“衰草”指枯黄的草地。诗人想到自己和朋友将沿着长亭一路追寻而去,而那里只剩下一片冷风中的衰草,不禁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秋易老。最怕是、霜砧偏近寒闺捣”,此句写闺房中捣衣的妇女。诗人听到寒闺中捣衣声传来的声音,知道是妇女们在捣制寒衣,以抵御即将到来的深秋寒气。然而,最让人担忧的是砧声往往伴随着瑟瑟秋风而来。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的离愁别绪,不禁更加感伤。
“清樽已杳。只败箨催行,哀笳促别,料理放归棹。”此句写告别。诗人看到清酒已经喝完,只好收拾起行装准备回家了。这时,一阵悲凉的箫声传来,催促着他们赶快离去。他们收拾好行装,准备踏上归途。
【答案】
摸鱼儿·送秋
看愁云、半天飞起,吹来离绪萦绕。楼头消瘦垂杨影,拖入夕阳低照。残叶少。还怨煞、飘零都被西风扫。无端别了。把蕉叶裁笺,芦枝作管,且写饯秋稿。
新雁曾经带到。而今归也偏早。长亭一路追寻去,剩有冷风衰草。秋易老。最怕是、霜砧偏近寒闺捣。清樽已杳。只败箨催行,哀笳促别,料理放归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