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不可见,仰视河汉流。肃杀亦岁功,动植宜虔刘。
朝歌《思归引》,暮歌大刀头。茕独固增感,离思亦萦忧。
房栊蜻蛚吟,原野狐狸游。蟋蟀仍在堂,相对乐未休。
日月已云迈,良士慎自谋。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思想感情的理解。

“故乡不可见”一句,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深;“仰视河汉流”一句,写出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渴望与故乡亲人团聚的愿望;“肃杀亦岁功,动植宜虔刘”,这是说草木凋零也是自然规律,动植都应遵循这一规律,体现了作者对世事的洞察和无奈之情;“茕独固增感,离思亦萦忧”两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忧伤;“房栊蜻蛚吟,原野狐狸游”两句,写出了诗人孤独凄凉、寂寞无聊的生活状态;“蟋蟀仍在堂,相对乐未休”两句写蟋蟀在堂上鸣叫,而自己却只能对着它们相对无言,表达出诗人的孤独与悲凉;“日月已云迈,良士慎自谋”一句,既表明了自己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感慨,也表达了自己对时事的担忧。

【答案】

(1)秋夜长,月明中,我抬头仰望天河,看见银河从头顶缓缓流淌而过。

(2)草木凋敝是天意,一切动植都应当顺从自然规律,不要违逆它,否则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

(3)只有我一个人,感到更加忧愁,因为家乡不能相见。

(4)我独自一人,更加感到悲哀,因为家乡不能相见。

(5)我的居所里,有蜻蜓在空中飞舞,我的院子里,有狐狸到处游荡。

(6)蟋蟀还在庭院中鸣唱,我却不能像它们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赏析:

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秋,时作者客居洛阳,为《全唐诗》所收录。诗的前半部分以写景为主,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诗人以“仰视河汉流”起兴,表现了岁月流逝的感慨之情。接着,诗人又以草木凋敝的自然规律,比喻人间万物都应当顺应天命,不要违逆它,否则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然后,诗人以“茕独固增感,离思亦萦忧”收尾,进一步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诗的下半部分,诗人以写自己的日常生活来表现自己对时局的关注和忧虑。诗人先写了自己居住环境的孤寂凄清,然后以“房栊蜻蛚吟,原野狐狸游”两句,描写自己身处荒僻之地,无人陪伴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以“蟋蟀仍在堂”一句,表现出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最后,诗人以“日月已云迈,良士慎自谋”两句,表达了自己对当前社会局势的担忧。整首诗以写景为主,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