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史传芭进酒卮,长筵吹彻玉参差。
千年薶碧终难化,八月怒涛空尔为。
配以逋仙荐秋菊,从骖水伯闪朱旗。
江流不尽兴亡恨,抉眼苏台鹿上时。

【注释】

巫史传芭:巫祝和仙人把花献给王祠。

长筵:大宴,指王祠的宴会。

玉参差:形容酒器晶莹光洁的样子。

千年薶碧终难化:千年的石头被埋藏在地下是难以腐烂的。比喻人或物经久不坏、永远存在。

八月怒涛空尔为:八月的怒涛虽然汹涌澎湃,但终究不能使石头变成水。比喻人的努力和奋斗,最终不能改变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逋仙:即谢灵运(317-393),字玄度,小名客儿,会稽始兴(今属广东)人,东晋著名山水诗人,有“山水诗”之祖之称。他与族兄谢惠连、弟谢晦、侄谢惠开等都擅长诗歌,时称“四友”。他的诗善于写景,多刻画自然景物以抒发情感。此篇即是作者对友人王祠作《和吴山人水仙祠》的一首和诗。

秋菊:菊花。

从骖:跟从在侧。

水伯:水中神祇,也作“水伯”,相传是掌管江海的河神。

抉眼苏台:传说古时有人因得罪当权者而被剜去双眼。这里泛指冤案。苏台,即东吴孙权所建的姑苏台。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友人王祠作的一首和诗。王祠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吴中人称之为水仙祠。吴中人喜爱山水,所以吴中人也爱水仙。这首诗就是写吴中的水仙的。

开头两句,写吴中水仙祠的盛大宴会。巫祝和仙人把花献给王祠;宴会上吹起箫管,奏起乐曲,酒杯交错,歌声悠扬。

后四句,写水仙亭的水色、月色。“配以逋仙荐秋菊”,意思是说水仙亭里供奉的是菊花之神。“逋仙”是谢灵运的别号,他在任永嘉太守时,曾隐居于会稽山,故世称“谢公”,又称“谢客”。“逋仙”是谢灵运的自称。“从骖水伯闪朱旗”,意思是说水仙亭的水神随着水神乘坐着水神的旗帜,在水中闪烁着红光。

末两句,写水色月色的迷人之处。“江流不尽兴亡恨”,“不尽”的意思是“无穷无尽”。意思是说这江水流淌不息,而兴亡之事却无穷无尽;“抉眼苏台鹿上时”,意思是说那苏台之上,曾有一只眼睛被剜掉的鹿。“抉眼”,是指古代的一种酷刑,就是把犯人的眼睛挖出来。“苏台”,是指三国孙权在南京建立的一个城防堡垒。

全诗写水仙亭的水色、月色之美,以及它的神秘和美丽,表现了水仙亭的美丽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