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逐萤光,树藏鸦色,望入蛮天深处。岫月轻招,海波狂吸,诗情暗消樽俎。又半卷炎氛去,岩腰洗秋雨。悄无语。
共鱼龙、梵音倾听,更箭短、催动寺楼钟杵。冉冉鹤南飞,念家山、知在何许。倦笛吹残,信人间、还有歧路。任孤鸢跕影,占断隔溪尘雾。
【注释】:
法曲献仙音·白鹤山极乐寺高楼面海,晴雨半山,夏秋瞬变,夜坐成赋
舟逐萤光,树藏鸦色,望入蛮天深处。岫月轻招,海波狂吸,诗情暗消樽俎。又半卷炎氛去,岩腰洗秋雨。悄无语。
共鱼龙、梵音倾听,更箭短、催动寺楼钟杵。冉冉鹤南飞,念家山、知在何许。倦笛吹残,信人间、还有歧路。任孤鸢跕影,占断隔溪尘雾。
【译文】:
舟船随着萤火虫的光追逐而行,树林中隐藏着乌鸦的叫声,遥望天际,似乎进入了蛮荒之地,深不可测。山岫间的月亮轻轻摇曳,大海波涛汹涌地吸纳着月光,我的诗情也随之消散殆尽,只有杯盘和菜肴还在桌上。
我又卷起半卷炎炎热气离去,岩石腰部洗涤着秋天的雨水。静静地没有言语。
我们与鱼龙一起聆听梵音,更被寺庙楼台上的钟声和木鼓声所吸引,仿佛箭一般短促,催动着寺庙楼上的钟声和木鼓声。
我缓缓地看到一群白鹤向南飞翔,想到家乡的山川,不知它们现在在哪里。
疲倦的时候笛子吹得只剩下最后一点余音,相信人世间还有岔路,但是自己却迷失其中,找不到归途,只能看着天空中的孤鸟独自飘荡,占据着隔溪的尘雾。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居成都时。诗人以极其精炼的语言表现了一种清幽淡泊的心境。
首联“舟逐萤光,树含鸦色”,描写了一幅江上夜景:江水泛着微光,岸边树木丛生,树荫里栖息着乌鸦,一片寂静。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中见动,动中寓静,动静结合,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望入蛮夷深处”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对眼前景物的惊喜,也写出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颔联“岫月轻招,海波狂吸”,描写了一幅海上景象:山岫间挂着一轮皎洁明月,它轻轻地摇曳;大海波涛汹涌地吸纳着月亮发出的银白色光芒,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变得宁静。这两句诗将峨眉山和东海联系起来,把峨眉山上的月光和东海上的波涛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观图。“诗情暗消樽俎”一句,既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又显示出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颈联“又半卷炎氛去,岩腰洗秋雨”,描写了一幅山林景色:夏天的炎热已经散去大半,岩石腰际的秋雨也洗刷干净了。这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又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之情。
尾联“冉冉鹤南飞,念家山、知在何许”,描写了一幅鹤群飞翔的景象:一群白鹤慢慢地飞向南方,诗人思念着家乡的山川,却不知道它们究竟在何处。这句诗既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又揭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全诗通过对峨眉山和东海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的内心情感的抒发,表现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追求自然美和精神自由的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