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深杯浇愁。正春光未老,微雨初收。几度霜边窥镜,座中藏钩。花泪尽,山容秋。问大江、何时西流。怕戏鼓尘荒,明珰梦杳,无计诉灵修。
浮云意,空悠悠。早临风倦笛,吹满蘋洲。尚见残蝉声曳,断鸿痕留。芳草绿,催行舟。料月明、今宵南楼。有空谷佳人,频回素眸天尽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语言表达的鉴赏评价能力。
(1)《寿楼春》是宋代诗人张先的作品,作于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当时作者任颍州(今安徽阜阳)通判。“寿楼”即酒楼。词作上片写春景,下片抒情。
(2)“呼深杯酒浇愁”,意思是:我举杯邀月,以酒浇愁解闷。
(3)“正春光未老,微雨初收。”意思是:正当春天的美好景色尚未消逝的时候,刚刚收回了绵绵细雨。
(4)“几度霜边窥镜,座中藏钩。”“霜边”指秋霜时节,“窥镜”即照镜。“座中藏钩”指席间猜拳取乐。这两句的意思是:几次在秋天看到霜白时照镜子,几次在宴会中猜拳游戏。
(5)“花泪尽,山容秋”。“山容秋”即秋色。这两句的意思是:花落泪已尽,山也呈现出秋色。
(6)“问大江、何时西流”。意思是:想问大江什么时候向西流?
(7)“怕戏鼓尘荒,明珰梦杳,无计诉灵修。”“怕戏鼓尘荒”句中的“灵修”是指自己。《红楼梦》中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称呼。这句的意思是:恐怕那击鼓传花的游戏被尘土所埋没,那美好的梦境也被忘却,没有办法向神灵诉说衷情。
(8)“浮云意,空悠悠。”意思是:那飘浮的白云,它的心思是那样地虚无缥缈。
(9)“早临风倦笛,吹满蘋洲。”“蘋洲”泛指水边的小洲。这两句的意思是:早到傍晚时分,我吹着笛子已经疲倦了,把笛声吹得满河洲都是。
(10)“尚见残蝉声曳,断鸿痕留。”“尚”通“剩”,意思是:还看见有残蝉叫声拖长了,有断鸿飞过留下的痕迹。
(11)“芳草绿,催行舟。”“芳草绿”指芳草地,芳草萋萋。这两句的意思是:只有芳草青青,催促行船向前驶去。
(12)“料月明、今宵南楼。”“料”是估计的意思,“明月”指明亮的月光。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想今晚月色明亮,不知你今夜能否来到南楼呢?“南楼”指友人家。
【赏析】
此词为羁旅怀人之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首二句写词人饮酒赏春之情景。“呼深杯酒”,借以消愁;“正春光”三字点出季节,表明词人此时正值春天,春意盎然,但内心却有难言的愁苦。“微雨初收”一句承前启后,暗示词人的心情由春意转为秋意,而词人正是处在这样一个多事之秋,因而触景生情,不禁产生了“几度霜边窥镜,座中藏钩”等种种无聊举动。“花泪尽”,是说词人的心事也像花一样凋零了;“山容秋”是说词人的心也像山一样苍老了。“怕戏鼓尘荒,明珰梦杳”两句,是说词人担心击鼓传花之类的游戏被尘土所埋没,而美好的梦境也被遗忘,无法向神灵倾诉衷情。结尾处,词人说:“浮云意,空悠悠。”是说天上的云彩无心无绪,漂浮不定。词人面对这一片虚无缥缈的云彩,心中不禁生出许多感慨和无奈。
下片写词人在酒楼中所见到的秋景及由此引起的联想。“早临风倦笛”,是说词人在黄昏时分吹笛子已经很累了。“吹满蘋洲”,是说笛声飘荡到河边小洲去了。这两句是说,因为词人吹笛的时间很长,所以到了晚上笛声已经吹遍了整个蘋洲了。“尚见残蝉声曳,断鸿痕留”,是说尽管夜深人静,但词人还是听到了蝉声和雁鸣。其中“曳”与“驻”同义,都形容声音拖得很长。“芳草绿,催行舟”,是说只有芳草青青,催人赶快乘舟远行。这里用芳草来比喻自己的青春易逝,希望尽快摆脱羁旅之苦。最后两句说:“料月明、今宵南楼。有空谷佳人,频回素眸天尽头。”“料月明”是说估计月亮一定很亮,因为词人知道今天是中秋节。“空谷佳人”是暗喻自己的意中人;“频回素眸”则是指她的眼波频送。这两句是说:我料想今晚明月当空,你一定也会来到我的南楼吧!“空谷”是形容词人心中的孤独寂寞,“天尽头”是说天涯海角,表达了词人对意中人深切的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