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日曈曈,绀云舒卷林表。数声春转绵蛮鸟。留鹤守残梅,有约绮窗开,萼绿花来,浅笑轻颦都好。诗梦重寻,东阁当时年少。
江北江南行到。画里胭脂妒花貌。苔枝老。殢香弄雪东风峭。

【注释】

“倚风娇”:形容梅枝斜倚在微风中。 《太平广记》引《杨琼传》:“琼为相时,每见梅花而喜,因谓所亲曰:‘吾家梅花,皆依倚风而笑也。’”

“春日”:春天。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深院静,小庭空,愁到夜深天淡。”

“初”:刚。 “绀云”:青色的彩云。

“数声”:多次。 “绵蛮鸟”:指黄莺。 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留鹤”:留连。 “绮窗”:绣着花纹的窗户。

“薄绿”:浅绿色的花。 “萼绿”:《太平御览》卷九一三引王逸《神异经》:“萼绿珠……以玉为首,翠为身,下有双翼,能凌虚而行。”

“诗梦”:诗人的梦境。 李白《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东阁”:指唐人张说宅第。

“江北江南”:泛指全国各地。 “画里胭脂”:比喻美人。 《后汉书·张衡传》:“其形渥然若书,滂然若流,俯观殊面,仰视殊崖,日月表里,上下古今,颠倒窈冥,罔象鬼神,非人智力之所测。”颜师古注:“《淮南子》曰:‘禹治洪水,南至山阳,杀淮物之虫,而水不扬波;北至碣石,决江海之流。’言禹功大,故河济之流皆归海,如人之受赐恩也。今言江北江南者,取其广大之貌,犹书里之比妇人也。言天下之人,各有美质,皆如妇人之美色。言天下人物,各有所长,亦如妇人之色也。言天下之人,各有所长,各尽所长,如妇人之色也。”

“老”:衰败、凋零。 “殢(tì)香弄雪”:使香气和雪花交织。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赏析】

这首词写春日登楼所见之景与所思之人,全篇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开头两句写登楼所见之景。“初日曈曈”,点明季节是春天;“绀云舒卷”,描绘出一幅云气缭绕的彩霞图。作者登上高楼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初升的太阳。“初日曈曈”四字,既交代了时间,又渲染出了春光明媚的气氛。而此时的天空,却飘浮着淡淡的彩云,仿佛在舒卷自如地变幻着形态。“几声”、“绵蛮”,则写出了鸟儿的叫声,它们在欢快地唱着歌儿,似乎也在欢迎这个美好的春天的到来。

“留鹤守残梅”“有约绮窗开”,这两句词笔陡转,由天上写到人间。“留鹤守残梅”,是说一只白鹤正在悠闲地栖息在盛开着梅花的枝头上。“有约绮窗开”,则是说那绮饰的窗户刚刚敞开。这里的“绮窗”,“有约”,都是暗示着词人自己的愿望和心情。他希望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节里,能有一个人陪伴在他身边,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景色和聆听这美妙的声音,度过一个宁静而又惬意的时光。

“萼绿花来”一句是说随着春风的吹拂,那盛开的萼绿花来到了这里。它那淡雅的香气,似乎在向人们招手示意,欢迎大家前来观赏。“浅笑轻颦都好”,则进一步描绘出萼绿花的优美姿态和迷人风采。在这里,词人用“浅笑轻颦”来形容萼绿花的姿态,不仅富有诗意和美感,而且还让人感到了它的亲切和可爱。

词人又回到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上。“诗梦重寻”一句,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之情;而“东阁当时年少”一句,则是指词人在年轻时曾经梦想过能够像杜甫一样成为一个有才华的诗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流逝,词人却逐渐失去了那份曾经的梦想和追求。如今,他只能独自登高远望,眺望着远方的山川和河流,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