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青山隔雾看。夕阳楼阁影回环。杜鹃声里一凭阑。
车水马龙巴子国,风帆沙鸟柘夫滩。只无人与话春寒。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此为双调,六十一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三平韵,前后片各两仄韵转一叠韵。
金碧峰:在四川省雅安市。
巴子国:指四川一带。巴,泛指四川一带的少数民族,这里指四川。
风帆沙鸟柘夫滩:风帆沙鸟指四川境内的江河湖海,柘夫滩指川西高原上的大渡河。
【赏析】
《浣溪纱》是宋词中的一种小令词,由唐教坊曲“采莲子”演变而来。又名“小庭花”、“玉楼春”、“江南好”、“杨柳枝”。
此首以写景起兴,描绘了四川巴山蜀水的壮美风光。
“隔岸青山隔雾看。” 起句写望中所见。“隔”字点出远景之高远;“隔”字写出视线被阻隔的程度,也暗示了作者心情的孤寂。“青山”二字总摄全篇,而与“暮”“雾”相照应。“隔雾看”,不仅说明视线受阻,而且说明时当黄昏,天色昏暗。“隔”字、“看”字皆见得手法之精妙。
“杜鹃声里一凭栏。” 写近景。杜鹃声,即杜鹃啼鸣之声,其声凄厉,古人以为能断肠,故有“杜鹃啼血”之说。“凭栏”,则表现出诗人伫立观望的姿态,更显示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心情。“杜鹃声里”,不仅写出声音的特征(凄凉),而且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车水马龙”二句,写四川盆地的交通状况。“巴子国”,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风帆沙鸟”,形容江水波涛,沙鸥翔集,船帆如云,一派繁忙景象。
“只无人与话春寒。” 收拍两句,写环境气氛。“春寒”,既点明季节,又写出气候的寒冷,使人感到一股肃杀之气。“无人与话春风”,则是说没有可以说话的人,进一步烘托出一片荒凉冷寂的气氛。末句以景结,言尽而意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