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江南春未织。秀靥盈盈,尽有新妆日。多谢东皇珍护力。巡檐索笑勤相觅。
倩影亭亭知共惜。浅水黄昏,怕听高楼笛。此日离怀方恻恻。婵娟别后应相忆。

江南江北,春意未浓,梅花初绽。她那俏丽的容貌,犹如新妆打扮的美丽少女。多谢东皇赐给的天恩,使她得以在檐下翩翩起舞,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倩影亭亭,知共惜。她在水边低垂的柳树旁漫步,生怕听到楼上传来的笛声。此日离别之际,心中充满了悲伤。美丽的婵娟,分别之后一定还会相互思念。

注释:

  1. 江北江南 - 泛指中国南北各地。
  2. 秀靥盈盈 - 形容女子容颜秀美,面颊红润。
  3. 尽有 - 都拥有,全部。
  4. 新妆日 - 指女子化妆的日子,也用来表示春天的到来。
  5. 谢- 谢指感谢。
  6. 东皇- 指春天的神。
  7. 巡檐索笑 - 指女子在屋檐下徘徊,寻找欢笑。
  8. 亭亭 - 形容女子身材苗条修长。
  9. 浅水 - 指小河流水较浅的地方。
  10. 高楼 - 指高高的楼阁。
  11. 恻恻 - 形容内心感到悲伤的样子。
  12. 婵娟- 指月亮,这里借指所咏之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江南春色中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首句描绘了江南地区春意盎然的景象,次句通过“秀靥盈盈”和“尽有新妆日”两个意象,展现了女子娇美的容貌和春天的到来。三、四句则通过对“东皇珍护力”和“倩影亭亭知共惜”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梅花被东皇所保护、被人珍惜的感慨。五、六句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黄昏时分的美丽形象,同时用“怕听高楼笛”这一细节,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韵味。最后两句则是全诗的升华,通过“离怀方恻恻”和“婵娟别后应相忆”,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别离的哀伤之情。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离别的无奈和哀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