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镜眉低,停筝语软。樊川梦后重相见。小屏红烛夜寒多,未春已被春愁染。
心上鸾篦,手中鸳线。闻声对影愁天远。谢桥流水梦迢迢,杨花犹欠东风管。
【解析】
此词为闺怨之作,上片写女子相思之情;下片以景结情。全篇构思巧妙,含蓄蕴藉。
(1)
“窥镜眉低”句:意思是说女主人公在镜子中看到自己因愁苦而低垂的眉毛,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怜惜。
(2)
“停筝语软”句:意思是说女主人公在听筝时,听到筝声变得柔和了,她感到十分欣慰。
(3)
樊川梦后重相见:指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玉环在马嵬坡被迫分离,之后玄宗入蜀,杨玉环死。
(4)
小屏红烛夜寒多:意思是说女主人公独自坐在屏风前,点着红烛,夜已很深了,但还感到有些寒冷。
(5)
未春已被春愁染:意思是说女主人公虽然还没有到春天,但已经因为思念而愁上了眉头,这已经是春天的天气了。
(6)
心上鸾篦,手中鸳线:意思是说女主人公在想念丈夫的时候,用手中的绣针挑动着像鸾鸟一样的簪子,用手中的丝线来织出像鸳鸯一样的东西。
(7)
闻声对影愁天远:意思是说女主人公听到筝声后,便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的影子发愁,因为那筝声似乎来自很远的地方。
(8)
谢桥流水梦迢迢:意思是说女主人公想起当年与爱人在谢桥边相会的情景,那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现在只能通过梦中去追寻。
(9)
杨花犹欠东风管:意思是说春天来了,但是杨花还未开放,是因为缺少春风的吹拂,所以不能自由地绽放。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女子的思夫之苦。上片首句点明题旨,二、三两句写女子独处时的相思之情。“窥镜”,是写女主人公在照看镜中的自己的容颜。“眉低”,是说她因为思人而愁苦,使得她的双眉都低垂了。“停筝语软”,是说女主人公正在弹奏筝曲,筝声变得柔和了。“春愁染”,是说她的相思之情已深到了春天的景色也感染了她,使她的愁思更浓了。
下片首句点明主题。“心上”“手中”两句写女主人公用手中的绣针挑动着像鸾鸟一样的簪子,用手中的丝线来织出像鸳鸯一样的东西。“闻声对影愁天远”一句,承上启下,由物及人,从眼前的景物联想到远方的爱人,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谢桥”“流水”两句,是说女主人公想起了当年与爱人在谢桥边相会的情景,那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现在只能通过梦中去追寻。“杨花犹欠东风管”,是说春天来了,但是杨花还未开放,是因为缺少春风的吹拂,所以不能自由地绽放。“犹欠”二字,既写出了杨花开放的不易,又写出了女主人公内心的期盼与无奈。
全词构思巧妙、含蓄蕴藉。上片开头四句,写女子相思情深,连照镜梳妆的动作都充满了相思的情绪。中间四句,写女子思念丈夫时的举动,如挑弄鸾篦、织鸳鸯等。下片开头四句,写女子在梦中见到昔日的夫妻恩爱场景,并由此引出对现实的思念之情。结尾两句,写春光明媚却无法与爱人共赏,更增加了思念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