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翠无情霜渐紧。愁数尽、雁朝蛩暝。旧时金埒不重来,又瘦了、斜阳影。
离离千里关山迥。偏只似、别来心径。冷烟和梦两朦胧,要盼到、东风醒。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思想情感。
“忆王孙,咏秋草”是全词的起兴部分,“忆”字点出词人对往日往事的追忆;“王孙”(即王子)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李瑛,这里泛指过去的朋友、情人;“秋草”是眼前所见的景象,也是作者思念的对象。“王孙”二字也暗含了作者对往昔恋情的追怀。
“荒翠无情霜渐紧”一句,以拟人手法写草木凋零、霜露侵凌之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
“愁数尽、雁朝蛩暝”一句中,“数尽”一词用得极妙,它不仅写出了秋天夜晚的时间之长,而且写出了词人的思绪之浓。“雁朝蛩暝”,则写出了时间是在深秋时节,而此时又是傍晚,又值寒气逼人之时,所以词人感到愁绪难遣。
“旧时金埒不重来,又瘦了、斜阳影。”两句写昔日与所爱之人在夕阳下漫步金埒的情景,如今已不再有。又因为自己已经消瘦,所以斜阳的影子也变得瘦弱起来。此句中,“又瘦了、斜阳影”一句,既写词人因相思而生的憔悴,又写斜阳映照下的景物,更衬托出词人孤独寂寞的情感。
“离离千里关山迥”一句,写词人远隔千里,身处异地,无法回到爱人身边去。“又瘦了”一句中的“又”字,既突出了时间的漫长,又突出了思念者的孤寂和凄凉。“别来心径”,“别来”指的是词人与爱人分别之后,心中郁结的相思之情难以排解。“心径”,即内心之路。词人在思念爱人的时候,走不出一条通向对方的路,只能沿着自己走过的道路,一步步往前走,越走越远。
“冷烟和梦两朦胧,要盼到、东风醒。”最后两句,词人运用想象,设想自己盼望爱人早日归来,两人重聚的情景:当东风吹拂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爱人终于回来了。词人期盼着与爱人相会,但东风未至,梦醒之时遥遥无期,词人的心情仍然如前。
【答案】
忆王孙 · 咏秋草
荒翠无情霜渐紧。愁数尽、雁朝蛩暝。旧时金埒不重来,又瘦了、斜阳影。
离离千里关山迥。偏只似、别来心径。冷烟和梦两朦胧,要盼到、东风醒。
赏析:
此词是一首思乡之作,抒发了作者客居异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上片写秋日的景色以及作者由此产生的感受。“荒翠”“愁数尽”、“霜渐渐紧”描写了一幅秋日的萧瑟画面,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愁数尽”“又瘦了斜阳影”两句,由景及情,由眼前的景色想到自己的孤单。
过片承上启下,写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他站在空旷的山路上,望着远方,只见一条小路延伸到天边。他多么希望这条路能通到爱人所在的地方呀!可是这条路却是那么遥远,那么艰难!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爱人强烈的思念之情。“偏只似别来心径”,说明这种相思之情一直延续到现在,没有结束。“梦和冷烟两朦胧”,说明他的这种相思之情一直延续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消散。
下片进一步刻画主人公对爱人的思念。“冷烟和梦两朦胧,要盼到东风醒”,从“梦和冷烟两朦胧”一句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十分强烈。他希望爱人能回来和他团聚。然而他等来的只是东风的吹拂。他希望东风能够吹开他的心锁,让他和爱人团圆。但是,东风迟迟不来,他的梦也就醒了。这里的“东风”既是自然的象征,也是爱情的象征。
整首词意境苍凉凄苦,语言简练流畅,感情真挚深切,是一篇抒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