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阳地与塞垣通,山脉纡回指大同。
黑雾不消阴涧雪,翠微时下石坛风。
燔柴有制存周典,持节无人出汉宫。
幽缈岳灵何所寄,岿然碑版覆苔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恒阳地与塞垣通,山脉纡回指大同。
    注释:恒山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是古代中国北方的重要山脉之一。这里的“恒阳”可能是指恒山附近的某个地方,而“塞垣”则暗示着恒山周围是边塞地区。这里的山脉弯曲延伸,似乎在指引我们前往大同(今属内蒙古)。

  2. 黑雾不消阴涧雪,翠微时下石坛风。
    注释:黑雾笼罩着山间,使得阴涧中的雪更加洁白,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翠绿的山色时而映照出石坛上的风,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3. 燔柴有制存周典,持节无人出汉宫。
    注释:这里提到了“燔柴”和“持节”,可能是指古代的祭祀仪式和官员的职责。这里的“周典”和“汉宫”分别代表了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和汉朝的皇宫。

  4. 幽缈岳灵何所寄,岿然碑版覆苔红。
    注释:这座巍峨的山峰似乎在诉说着它的古老和神秘,让人不禁对它产生敬畏之情。而那些矗立在山顶的碑刻则被覆盖着苔藓,显得有些陈旧和模糊。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恒山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壮美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历史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