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帽悲歌发。正倚幌、孤秋独眺,凤城双阙。一片玉河桥下水,宛转玲珑如雪。其上有、秦时明月。我在京华沦落久,恨吴盐、只点离人发。家何在?在天末。
凭高对景心俱折。关情处、燕昭乐毅,一时人物。白雁横天如箭叫,叫尽古今豪杰。都只被、江山磨灭。明到无终山下去,拓弓弦、渴饮黄獐血。长杨赋,竟何益?

《秋夜呈芝麓先生》是清代诗人陈维崧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 掷帽悲歌发。

【注释】:我拿起帽子悲叹地唱着曲子。

【赏析】:通过掷帽悲歌的动作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悲愤和无奈之情。

  • 正倚幌、孤秋独眺,凤城双阙。

【注释】:我独自站在窗前,眺望着远方的京城,只见两座巍峨的城门楼阁耸立在秋风中。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孤独的身影和对京城的思念,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故人的牵挂。

  • 一片玉河桥下水,宛转玲珑如雪。

【注释】:玉河桥下的河水清澈见底,水流宛转如同美玉般玲珑剔透。

【赏析】: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河水比作美玉,形象地描绘了河水的美丽与纯净。

  • 其上有、秦时明月。

【注释】:河水之上,有一轮明亮的月亮高悬。

【赏析】:诗人通过对秦时明月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 我在京华沦落久,恨吴盐、只点离人发。

【注释】:我在京城中度过了许多年,却只能忍受吴地的盐碱之痛,只为那些离开家乡的人。

【赏析】: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离别和离别的痛苦,以及对自己的不幸命运的感慨。

  • 家何在?在天末。

【注释】:我的家在哪里呢?在天边的边缘处。

【赏析】:诗人以“天末”一词来表达对家的思念和对家人的担忧,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前途的迷茫和无助。

  • 凭高对景心俱折。

【注释】:我站在高处眺望着眼前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悲伤。

【赏析】:诗人通过仰望天空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失落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关情处、燕昭乐毅,一时人物。

【注释】:关情处,是指那些曾经为国家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燕昭乐毅,是指战国时期燕国的贤明君主燕昭王和杰出的军事家乐毅。

【赏析】:诗人通过对这些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和伟大事迹的敬仰之情。

  • 白雁横天如箭叫,叫尽古今豪杰。

【注释】:一群大雁在空中飞翔,它们的叫声如同箭一样直冲天际,直到声音消失为止。

【赏析】:诗人用雁群的声音来比喻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同时表达了对历史上无数英雄的赞美之情。

  • 都只被、江山磨灭。

【注释】:这一切都被国家的江山所消磨殆尽。

【赏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忧虑和担忧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力感。

  • 明到无终山下去,拓弓弦、渴饮黄獐血。

【注释】:我要去无终山那里隐居,在那里用弓弦射杀黄獐,渴了就喝黄獐的血解渴。

【赏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和超脱。

  • 长杨赋,竟何益?

【注释】:我写了一篇《长杨赋》,但那有什么用呢?

【赏析】:诗人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自己文学创作的质疑和反思,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于文学价值的重新思考和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