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帘栊,清霜楼阁,瑶笺低映琼钗。几度回身,沉吟未按红牙。闺中清课浑如许,讶罗浮、近隔窗纱。只乌丝,界住珍珠,不共横斜。
一枝漫置传花驿,正马蹄香处,尔许韶华。小试和羹,江乡疏笋清嘉。青鸾也自无消息,算双栖、除是寒鸦。待朝来,柳絮因风,重赋尖叉。
【注】①瑶笺:精美的纸张。②清课:指女红。③乌丝界住珍珠:比喻女子文才高超,如墨色与黑丝相界而显得光彩夺目。④和羹:调和饮食,比喻治理国家。⑤青鸾:传说中雌雄异形的仙鸟。⑥双栖、寒鸦:指夫妻分居两地。⑦尖叉:剪刀。
【赏析】
《高阳台·和韵》是南宋词人史达祖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女子在闺中学习女红。下片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全词以景结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新月帘栊”,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画面,月光如水,洒在帘栊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以“清霜楼阁”为背景,进一步渲染出室内环境的清冷。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个宁静、清冷的氛围。
第三句“瑶笺低映琼钗”突然转换到室内环境,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屋内的情景。瑶笺和琼钗都是女子常用的物品,这里用它们来衬托女子的美貌。这一笔既表现了女子的美貌,又为下文女子的内心世界作了铺垫。
过片“几度回身”,“几度”表明女子对此事的反复思考;而“回身”则暗示了她的行动,她不断地回头望向窗外,似乎在寻找着某个熟悉的身影。这里的“沉吟未按红牙”一句,不仅表现了女子内心的纠结和不安,还暗示了她对此事的犹豫和迟疑。
“闺中清课浑如许”一句,点明了女子的身份和处境。她正在学习女红,这是古代女子的传统功课之一。然而,由于某种原因,她无法完成这项功课,因此心情非常沉重。
“讶罗浮,近隔窗纱”一句,描绘了女子看到窗外景色时的惊讶之情。罗浮山位于广东,是名胜古迹之一,而窗外的景色却如此幽静美丽,仿佛仙境一般。然而,这种美景并不能让女子的心情有所缓解,反而让她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只乌丝”一句,以“乌丝”代指女子的文才。她的文才出众,如同墨色与黑丝相界一般光彩夺目。然而,由于某种原因,她的文才并未能得到发挥的机会,只能默默无闻地度过每一天。
“不共横斜”一句,以“不共横斜”形容女子的文才虽然出众,却无法得到重用的遗憾之情。这种遗憾之情让她倍感失落,也引发了对她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过片后半部分,“一枝漫置传花驿”,以“一枝”为线索,描绘了女子在驿路上行走的场景。她手持一枝花,漫步在驿路上,欣赏着沿途的风景。然而,她的心情却并不轻松,因为她一直在思念着远方的丈夫。
“马蹄香处”,点明了女子行走的方向。她沿着驿路一路前行,直到来到了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这里的花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女子的心情仍然无法平静下来,因为她一直在思念着远方的丈夫。
“尔许韶华”,以“尔许韶华”来形容女子的青春年华。她的容颜如花般娇美,正值青春年少之时。然而,她的心思却始终被远方的丈夫所牵挂,无法安心享受这段美好的时光。这种无奈之情让她倍感孤独和痛苦。
“小试和羹”,以“小试和羹”形容女子对美食的热爱。她从小就擅长烹饪美食,如今终于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然而,她的心思却始终被远方的丈夫所牵挂,无法安心品尝美食的乐趣。这种矛盾之情让她倍感煎熬。
“江乡疏笋清嘉”,以“江乡疏笋”为线索,描绘了女子在江边的景色。她在江边漫步时,看到了一片疏落的柳树林,那里生长着新鲜的竹笋。这些竹笋清香可口,令人回味无穷。然而,女子的心情却并不轻松,因为她一直在思念着远方的丈夫。
“青鸾也自无消息”,以“青鸾”为象征,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青鸾是一种吉祥的鸟类,象征着夫妻之间的和谐相处。然而,女子却一直未能见到丈夫的消息,这让她的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无助。
尾句“算双栖、除是寒鸦”,以“除是寒鸦”为转折,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如果夫妻两人能够像青鸾一样双栖在一起生活该有多好啊!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美好,除了寒鸦之外的鸟儿都无法双栖生活。这让女子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助。
这首词以“高阳台”为题,通过对女子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其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全词以景起,以景结,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南宋时期女性地位较低、难以实现自身价值的现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