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立花阴寒恻恻。碎补疏篱,满地玲珑月。絮老花残芳事歇。赚他杜宇空悲切。
露冷风寒凄欲绝。万片残红,未抵三更血。正自人愁眠不得。从头检点和伊说。

【注释】

悄立:悄然立定。花阴:花草的阴影。寒恻恻:形容夜深人静时的凄冷悲凉气氛。碎补疏篱,满地玲珑月:意思是说,稀疏的篱笆被修补得破烂不堪,地上洒满了明亮的月光。絮老花残芳事歇:意思是说,落花满地,春意已尽,花儿也凋零了。赚他杜宇空悲切:指杜鹃鸣叫,声音凄厉,让人感到悲伤。露冷风寒凄欲绝:意思是说,露水冷冽,风声凄凉,令人几乎要窒息而死。万片残红,未抵三更血:意思是说,遍地都是落花,但它们并不能阻挡鲜血的流淌。正自人愁眠不得:意思是说,本来就因愁绪而难以成眠,现在更加难熬。从头检点和伊说:意思是说,仔细回想与她之间的一切往事。

【赏析】

这首词是写一位女子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倚窗,听到杜鹃声声,触动了她的愁情,勾起了对她往事的回忆,使她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悄立花阴寒恻恻”,首二句写女主人公立于花荫之下,面对寒冷的夜色,内心充满了凄凉和哀怨。“悄立”二字,渲染了一种寂静的氛围;“花阴”一词,则暗示出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幽雅清丽之所。然而,在这幽雅的环境之中,女主人公却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孤寂和凄凉。这种孤寂和凄凉感是由其内心的愁苦所引发的。接下来,作者描绘了她所见到的景象:“碎补疏篱,满地玲珑月。”这里的“碎补”二字,既写出了篱笆的破旧,也暗示了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而“满地玲珑月”则进一步衬托出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之幽静、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她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向往。但是,美好的事物往往伴随着痛苦和悲哀,这句中的“满地玲珑月”也暗含了这些美好的事物已经消逝殆尽,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哀伤。

“絮老花残芳事歇”,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女主人公所见之景,同时也表达了她内心的感受。“絮老花残”四字,既形象地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心境。她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流逝,以及自己青春的消逝。而“芳事歇”则直接表达了她的感慨之情,意味着她的青春已经结束了,只剩下无尽的遗憾和哀伤。

“赚他杜宇空悲切”,这一句则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杜宇”是指杜鹃鸟,它常常在夜间发出凄厉的鸣叫声,让人感到悲伤和不安。而在这里,杜鹃的鸣叫声似乎成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倾诉,让她无法摆脱这份痛苦。“空悲切”三个字,更是表达了她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她虽然听到了杜鹃的叫声,但却没有感受到任何安慰或希望。相反,这更增加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接下来的两句“露冷风寒凄欲绝,万片残红,未抵三更血”,则是对前面景色的进一步描绘和渲染。“露冷风寒凄欲绝”这一句中,“露冷”和“风寒”分别描绘了夜晚的气候条件,而“凄欲绝”则表达了女主人公内心的极度寒冷和绝望。她仿佛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那种冰冷的感觉让她几乎要窒息而死。而“万片残红”则暗示了春天即将过去,一切都将化为乌有。最后一句“未抵三更血”则表达了女主人公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她害怕黑夜的到来,害怕黑暗将吞噬一切美好的东西。

“正自人愁眠不得”,最后两句则是对整首词的情感进行了总结和升华。“正自”二字,表明女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并非来自外在因素,而是由内在的情感驱动的。而“愁眠不得”则进一步强调了她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她无法入睡,只能在黑暗中度过漫长的夜晚,让心灵承受无尽的煎熬和折磨。

整首词通过对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挖掘,展示了她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和寂寞感。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深刻认识。全词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