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暖云屏,春深翠幄,博山香篆沉沉。恁春光一霎,愁入离亭。可奈韶华飞度,西风紧、又做秋声。江天远,微茫梁月,约住离魂。
青青。年时双鬓,却霜华一度,半褪香云。但药炉茗碗,镇日相亲。目断天涯尺素,征鸿过、空听哀鸣。黄昏也,小窗梦冷,数尽残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把握诗歌的情感,从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入手,结合诗歌的注释,分析诗歌的内容及表现手法,注意分析诗句中的意象、意境等,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赏析即可。
“凤舞九天,凤凰台上忆吹箫”句,点明主题,以“凤舞九天”起兴,借“吹箫”之典,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追怀。“拟李易安”,是说这首诗仿照李清照的《声声慢》词牌而作,但又不是直接摹拟其词意。
第一段写景抒情,“风暖云屏,春深翠幄”,春风和煦,春色浓艳,春光明媚,景色宜人,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博山香篆沉沉沉”,这里指香烟缭绕,袅袅上腾。“恁春光一霎,愁入离亭”,春天的美好时光如此短暂,愁绪也随之进入离别的亭台。“离亭”,是离别的地方。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留恋之情。
第二段写景抒情,“可奈韶华飞度,西风紧、又做秋声”,可惜美好的青春年华已经流逝,西风吹来,又听到秋天的声音。“江天远,微茫梁月,约住离魂。”江天辽阔,月光朦胧,仿佛把人的魂魄都留住了。“离魂”,即离别之人的魂魄被留住。“青青。年时双鬓,却霜华一度,半褪香云。”青黑的发丝,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当年的青春年华已经逝去,只有那一半褪落的清香云鬓还留在眼前。“却霜华一度”是说头发已经由黑变白。“半褪香云”,形容女子的头发如香云般洁白美丽。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对青春年华逝去的感慨。“但药炉茗碗,镇日相亲。”但是,药炉边,茶碗旁,终日相伴着的是妻子的温柔。这两句写夫妻之间的亲密无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柔情蜜意。“目断天涯尺素,征鸿过、空听哀鸣。”眼望远方,只见大雁南去,空中传来阵阵悲鸣,这是征人在思念妻子啊!“天涯”一词,写出了丈夫远离家乡,妻子在家苦苦盼望的情境。“征鸿过、空听哀鸣。”“哀鸣”二字,既写了大雁的叫声,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因为妻子的音信渺茫,所以只能听到鸿雁的悲鸣。“黄昏也,小窗梦冷,数尽残更。”“黄昏”,傍晚的时候;“残更”,深夜。“数尽残更”,是说夜已深沉,不知不觉地数完了残更。“残更”,即夜深时分,一夜分为五更,三更到五更是残更。“数尽残更”,表明诗人彻夜不眠,思念妻子到了极点。“数尽残更”,暗示了诗人内心极度的孤独、凄凉和痛苦。
【答案】
春深翠幄,博山香篆沉沉。恁春光一霎,愁入离亭。可奈韶华飞度,西风紧、又做秋声。江天远,微茫梁月,约住离魂。青青。年时双鬓,却霜华一度,半褪香云。但药炉茗碗,镇日相亲。目断天涯尺素,征鸿过、空听哀鸣。黄昏也,小窗梦冷,数尽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