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黄昏,眉梢微见红潮印。夜深低问,酿作分离恨。
翻悔当初,合了鸳鸯枕。嗟孤另,欲通佳讯,人远天涯近。
【注释】:
丙子: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的干支纪年,即公元一一六二年。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锁窗寒”、“大酺”等。双调,六十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村墅:乡村别墅。
眉梢微见红潮印:指女子两眉微红,暗示有情事。
夜深低问,酿作分离恨:深夜里低声询问,为离别而愁苦。
翻悔当初,合了鸳鸯枕:后悔当初与情人睡在一起,像鸳鸯一样亲密无间。
孤另,欲通佳讯,人远天涯近:孤独一人,想要传递佳音,但距离遥远。
赏析:
此词为作者于南宋乾道二年(1166)夏日所作。词中写一位少妇怀念远方丈夫的哀怨心情。
上片起首句,以景起兴,写妻子黄昏时分在庭院小憩的情景。“记得”,承上启下,表明这是对往昔往事的回忆。“黄昏”,是一天之中白昼将尽之时;“眉梢微见红潮印”,是写妻子在黄昏时分,眉心隐隐泛出淡淡的红晕,似乎有心事。“红潮印”,暗喻妻子此时的心情。
下片开头两句,写妻子深夜时对远方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夜深低问”,是在夜色朦胧中向丈夫发出问候。“酿作分离恨”,是说这种相思之情已化作了深深的离愁别恨。
“翻悔当初,合了鸳鸯枕”,是对上两句的回应,也是全篇的中心思想,表达了妻子悔恨当初与丈夫结婚成亲,却未能和好如初的遗憾。“合了鸳鸯枕”,是说夫妻二人曾经共同度过许多美好时光,就像鸳鸯一样相亲相爱。但是,如今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在一起共度良宵了。
结尾两句,写妻子因思念丈夫而感到孤独无助,但又无可奈何。“孤另”,是孤独的意思;“欲通佳讯,人远天涯近”,是说自己虽然想传递好消息给远方的丈夫,但丈夫身处遥远之地,距离又如此接近,真是令人难以割舍啊!这里的“佳讯”,可以理解为好消息、喜讯。
整首词通过对一个少妇回忆往事的描写,表达了她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