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暖蒲香,凤池涨绿晴波皱。搓黄御柳,三月春方透。
小径闲吟,碧鲜生鸳甃。消晴昼,雨丝拖逗,似补梨花瘦。

点绛唇·丙子夏日村墅

作者:苏轼

注释:暖沙中长满了蒲草,凤池的水涨了碧绿的波纹。

翻译:温暖的沙子中长满了蒲草,凤池的水涨了绿色。晴天时,水面上泛起涟漪。

赏析: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在公元1076年(宋神宗元丰九年)夏季写的。当时他居住在山东密州(今山东诸城)。此词为《点绛唇》组诗之一,全词借景抒情,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怀。词的上片写初夏之景,下片则以景结情。

首句“沙暖”二句,描绘了一幅初夏农村水乡特有的景色图画:暖洋洋的沙滩上风起水涌,一望无边的蒲草荡漾在碧波之中,而那碧绿的蒲叶上又滴下了晶莹的水珠,仿佛珍珠一般。“凤池涨绿”一句,化用唐代王勃诗句“凤凰池上水漫漫”,将凤池的碧波形容得更加浓郁了。这两句是说,在这初夏的时节,阳光照耀着沙滩和池塘,使得它们变得暖洋洋、郁郁葱葱。

第三句“搓黄御柳”,写初夏的御柳已经长得十分茂盛了。这里所说的“搓黄御柳”是指御柳的颜色由浅黄色逐渐变成深黄色,就像人们用手揉搓一样。“三月春方透”一句,则是说春天的时节还远远没有过去,因为初夏时节,天气依然温暖,所以御柳仍然生机勃勃。

第四句“小径闲吟”,描写诗人在一条小路上漫步,悠然自得地吟咏着诗句。“碧鲜生鸳甃”,是说清澈的河水在阳光下熠熠发光,犹如翡翠般鲜艳。这里的“鸳甃”指的是石砌的小桥。

第五句“消晴昼”,是说夏天的太阳已经高挂在天空,让人感到酷热难耐。“雨丝拖逗”,是说细雨纷纷地下起来,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打湿了。这两句是说,夏天的阳光炙烤着大地,细雨纷纷地降临,仿佛要将世界打得湿润。

第六句“似补梨花瘦”,是说细雨纷纷地下起来,好像要把梨花打得更加娇嫩动人。这里的“梨花”指代的是初夏时节盛开的梨花树。这两句是说,细雨纷纷地下起来,好像要把梨花打得更加娇嫩动人。

整首词通过对初夏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