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染晴岚,蓝拖曲水。雕鞍且傍垂杨系。金鱼池上卖花天,探春如雪丁香紫。
别院搊筝,小亭浮蚁。画楼歌管云中起,锦绳高挂粉墙低,落红都在秋千里。

【注释】

翠染:形容颜色鲜艳。晴岚:晴朗的山间云雾。蓝拖:指水的颜色,这里指碧绿色的湖水。雕鞍:精美的马鞍。且:姑且、暂且。垂杨:柳树。系:拴。金鱼池:池塘的美称。丁香紫:指丁香花。别院:别致的庭院。搊筝:弹奏筝。小亭:亭台。浮蚁:浮在水面上的蚂蚁(泛指酒食)。画楼:华丽的楼房。歌管:音乐与歌声。云中起:从天上传来。锦绳高挂粉墙低:形容楼上的装饰华丽。落红:凋谢的花。都在秋十里:都飘落在秋天的大路上。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上片写别后景物,描绘出一片萧索凄凉的景象。下片写别后的情事。全词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余音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翠染晴岚,蓝拖曲水”二句是说,明媚的阳光照射着青翠欲滴的山峰,碧绿如洗的湖水轻轻拖映着蓝天白云。这两句描写了离别之后,诗人眼前出现的景色。“翠染”,形容色彩鲜明,像翠鸟一般。“蓝拖”,也是形容颜色鲜艳,这里指的是湛蓝的天。“雕鞍”三句是说,暂且将骏马系在垂柳旁,让它们尽情地吃草解渴;在金鱼池边卖花,探得春意盎然如同飘雪一样洁白;再去看那别院里的筝声和浮在水面的蚂蚁。这几句写的是别后的情景。“金鱼池”一句,用典。《太平御览》卷九七四引《神异经·西荒经》:“瑶之北有金鱼池,其形如盆,池水深五丈,中有大金鱼千头万头,色皆黄。”这里的“金鱼”,是指金鱼池,而“卖花”则是指卖花姑娘。“探春如雪丁香紫”,意思是春天来了,花儿开放,犹如雪花般纷纷扬扬,丁香花也开得紫色艳丽。这两句是借物寄情,抒发离愁别绪。

“别院搊筝,小亭浮蚁”二句是说,别院里传来了悠扬的古筝声,小亭边飘散着酒宴上漂浮的蚂蚁。这两句是写别后情事。“搊筝”是弹奏筝。“浮蚁”是浮在水面上的蚂蚁。“画楼歌管云中起”,意思是华丽的楼阁中传出阵阵歌声和管乐声,从天边传来。这三句的意思是说,别院中传出了悠扬的音乐,小亭边飘散着酒宴上漂浮的蚂蚁,楼阁里传出了歌声。这三句写的是别后情事。这些描写,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意境深远,使读者仿佛置身其间,感同身受。

“锦绳高挂粉墙低”二句是说,那些装饰豪华的彩带在粉墙上随风摇曳,落英缤纷飘洒在秋日的大路上。这两句写的是别后的情景。“锦绳”,即彩带,古代的一种装饰品。“粉墙”指宫墙,“低”是下垂的样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那些装饰豪华的彩带在粉墙上随风摇曳,落英缤纷飘洒在秋日的大路上。这两句写的是别后的情景。这些描写,既写出了别后景色的凄凉,又渲染了别后的悲凉之情。

这首词写得很有特色,它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上片写离别之后所见之景,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惜别之意相映成趣;下片写别后之情,又与前面的景物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整个作品更加耐人寻味。同时,这首词又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渲染气氛、烘托感情。例如,“探春如雪丁香紫”、“画楼歌管云中起”、“落红都在秋十里”等句子,都是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景抒情的。此外,这首词还运用了丰富的典故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例如,“探春如雪丁香紫”一句就是引用了《诗经·小雅·采薇》中的诗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这里的“薇”是指香蒿,“作”字在这里是“生长”的意思,“莫”是“暮”的意思,所以“岁亦莫止”就是“一年到头没有尽头”。这句诗原意为“采薇的人一年到头都没有归期”,“探春如雪丁香紫”则是说春天来了,花儿开放,犹如雪花般纷纷扬扬,丁香花也开得紫色艳丽,因此说“探春如雪丁香紫”。这样的写法,既符合词的内容,又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