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幌嫩凉生。庭竹萧疏玉漏清。何处吹来深夜雨,声声。故向芭蕉叶上鸣。
睡鸭袅烟轻。静掩屏山剔短檠。满耳砌蛩吟不住,更更。惊破秋窗梦怎成。
《南乡子》
注释:- 虚幌:空的帷幕。
- 嫩凉:微凉。
- 庭竹:庭院中的竹子。
- 萧疏:稀疏。
- 玉漏:古代计时器,以铜壶滴漏为标准时间。
- 芭蕉叶:一种植物,常用于制作乐器或装饰品。
- 袅烟:烟雾缭绕的样子。
- 屏山:屏风上的山峰图案。
- 剔短檠:点亮小灯。
- 砌蛩:墙缝里的蟋蟀叫声。
- 更更:更替,此处指时间的推移。
- 惊破秋窗梦怎成:使秋天的窗户里的梦境都被打破了。
译文:
夜幕降临,我独自在室内,感受到窗外竹影摇曳、月光如水的清凉。深夜中,一阵细雨悄悄飘来,仿佛从远处的芭蕉叶上传来,声音清晰可闻。我静静地坐在桌前,听着蟋蟀们在墙缝里鸣叫,声音不绝于耳,让我不禁思绪万千,以至于深夜的梦境被这声音打断了。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画面。首句“虚幌嫩凉生”便营造了一种凉爽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夜晚的舒适和平静。接着,“庭竹萧疏玉漏清”则通过竹影婆娑和玉漏声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
第三句“故向芭蕉叶上鸣”巧妙地将自然之声与人造之物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随后四句进一步描绘了深夜中的细节,如“睡鸭袅烟轻”,“静掩屏山剔短檠”,以及“满耳砌蛩吟不住”,都让人感受到了夜晚的静谧和深沉。
最后一句“更更,惊破秋窗梦怎成”则以一声惊雷般的声响打破了这份宁静,让诗人的梦境也随之破碎,从而使得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达到顶点,给人以深刻的震撼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