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昭明遗庙,台下水、自沦漪。想文选楼中,铜龙昼暖,玉简宵披。摛词。六朝金粉,遍千秋、作者沐恩晖。兆始乘鸡牵犬,祸成白马青丝。
灵旗。杂佩葳蕤,鼓坎坎、舞僛僛。叹故国山川,乡人伏腊,舍此安归。追维。湘东太忍,使江夏文武尽灰飞。但奉九郎神在,重游几度沾衣。

【注释】

  1. 文孝祠壁:文孝庙的壁画。
  2. 昭明遗庙:指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庙。3. 台下水:指江水,台即昭明太子读书处昭明殿。4. 铜龙:指昭明太子所铸铜像中的一条龙形装饰物,因日久生锈,被水浸蚀而变色。5. 文选楼中:指昭明太子读书处,即文选楼。6. 铜龙昼暖:指昭明太子所铸铜像中的一条龙形装饰物在白天阳光照耀下发红。7. 玉简宵披:指昭明太子所编《文选》中的书简,在夜晚灯光照射下发亮。8. 六朝金粉:指六朝时繁华的城市。9. 作者沐恩晖:指作者(这里泛指诗人)沐浴在帝王恩泽之中。10. 兆始乘鸡牵犬:《易·豫卦》:“初九: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再遇,以上下无良道也。终日干之,惕出索也。先庚辰,后庚戌。往蹇来反,吉;往来厉,未光也。”意思是说,初九爻辞说:潜伏在深渊的龙,不要妄图出来施展才华,因为上面没有君王。再次出现的龙,是因为上下没有好的道路,即使终日劳碌也难有所作为。开始是辛亥年,结束于壬子年。前往蹇难,回来吉利,往来有危险,但还没有光明。11. 祸成白马青丝:指祸患来临,如同一匹白马、一缕青丝那样迅速。12. 灵旗:指神旗,这里比喻皇帝的御驾。13. 杂佩葳蕤:指仪仗队伍中佩带的各种彩色装饰品,茂盛而色彩缤纷。14. 鼓坎坎:击鼓的声音,这里形容仪仗队行进时的节奏声。15. 僛僛:同“跹跹”,舞姿轻盈。16. 舍此安归:此处意谓离开朝廷回到民间去。17. 湘东太忍:指梁武帝萧衍,他对待臣下残酷无情,使很多文武大臣都遭致杀害。18. 江夏文武:指江夏王萧宝融、武陵王萧伟等文官武将被杀。19. 奉九郎神:供奉着文帝(即萧衍自己)的灵魂。20. 重游几度沾衣:指多次游览文孝庙,衣服都被泪水沾湿了。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文孝祠壁的七言绝句。全诗通过对文孝祠壁画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愤懑。
    前两句写昭明太子的遗庙,并借以表达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第三四句写文选楼,并借之以表明自己对文学事业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两句写文孝祠壁画,并借此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以及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
    本词为怀古诗。上片写景,起二句点明地点,接着写昭明遗庙下的江水。三句承上写昭明遗庙中的铜龙。四句写昭明遗庙中的《文选》楼中的书简。五句写昭明遗庙中的铜龙在白日里闪闪发光,六句写昭明遗庙中的书籍到了夜间会发亮。七八句写昭明遗庙的铜龙在夜晚会发出响声。
    过片二句点时间,写从天一更到天三更。“兆始”两句化用《易·豫卦》的典故,意思是说,当皇帝出现的时候,就像一只鸡要叫了一样;当皇帝离去的时候,就像一条狗要叫了一样。“祸成”两句化用《易·蹇卦》的典故,意为祸患降临的时候,就像一匹白色的马、一缕青色的丝一样快。这两句是说,祸患降临的时候,就像一匹白色的马、一缕青色的丝一样快。
    结二句化用《楚辞·招魂》的典故,意为离开朝廷回到民间去。“湘东”一句化用《南史》的典故,意为梁武帝对臣下残酷无情,使很多文武大臣都遭致杀害。“奉九郎神”一句化用《南史》的典故,意为供奉着文帝(即萧衍)的灵魂。最后二句化用《楚辞》的典故,意为多次游览文孝庙,衣服都被泪水沾湿了。
    这首词通过描写昭明太子遗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和对历史的反思,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残酷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