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尘兰心巧,穿窗柳线斜。斛珠买遍五陵花。记取十分春暖、在君家。
画鼓刚挝了,瑶笙较嫩些。此宵易惹病根芽。怨杀天边银汉、一痕沙。
【注释】
①斛珠:古代一种玉器。五陵,泛指长安附近一带的豪富之家。
②君家:指王家的歌舞伎人。
③病根芽:指疾病。
【赏析】
《南柯子·王家歌姬》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词作。上片写歌妓之貌美如花、歌声动人。下片写歌妓之才艺高妙,引起作者深深的眷恋之情。全词写歌妓之美,不直书其容貌服饰,而以“映尘”“穿窗”等动作状之,形象鲜明,生动传神。
映尘兰心巧,穿窗柳线斜。斛珠买遍五陵花。记取十分春暖、在君家。
画鼓刚挝了,瑶笙较嫩些。此宵易惹病根芽。怨杀天边银汉、一痕沙。
【注释】
①斛珠:古代一种玉器。五陵,泛指长安附近一带的豪富之家。
②君家:指王家的歌舞伎人。
③病根芽:指疾病。
【赏析】
《南柯子·王家歌姬》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词作。上片写歌妓之貌美如花、歌声动人。下片写歌妓之才艺高妙,引起作者深深的眷恋之情。全词写歌妓之美,不直书其容貌服饰,而以“映尘”“穿窗”等动作状之,形象鲜明,生动传神。
以下是对这首诗《酬徐子能山人》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 诗句释义 武原狂客闭关居,花外新传尺素书:描绘了诗人与一位名为徐子能的山人的相遇。徐子能是一位隐居山林的豪放之士,他们之间的相遇如同春风拂过花丛外的新书信一样珍贵和期待。 重见伟长留撰述,不教元亮擅篮舆:表达了诗人对徐子能才华的赞赏,认为他像汉代名将班超一样,能够留下自己的著作
【解析】 1.“曾说到江东”:曾经说到江东。李云田是虔州人,虔州在江西赣县一带,江东泛指江南一带,诗人与江西有深厚的关系。 2.“十幅春帆下北风”:十张春帆顺风飘下,形容船只行驶得非常顺利。 3.“烽火依然连郡国”:烽火仍然连着州城和国家,比喻战争尚未结束,形势仍不稳定,战乱未停息。 4.“文章真解误英雄”:文章真是能迷惑英雄豪杰的东西。 5.“梦回老友蓬蒿里”
以下是对曹溶的《观工人琢砚二首·其一》的逐句释义: - 诗句原文:廿年裘马半从军,羞见羊家白练裙。自笑归装轻似叶,不妨多载岭南云。 - 译文注释:我二十岁时就开始从军,但因为害羞而不愿看到羊家的白练裙;现在虽然已经卸下戎装,但仍然觉得穿着轻便如树叶一样,所以不介意再多装载一些岭南的云。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赏析: 《观工人琢砚二首·其一》,是明朝曹溶的作品。曹溶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
灞陵原上百花残,指的是诗人在灞陵原上所见的景象。灞陵,又称霸陵,是西汉时期皇帝出巡时经过的地方。这里的柳树已经凋零,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生命的流逝。百花残,意味着万物都已凋敝,春意已逝。 堤树无枝感万端。堤边树木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或枝条,可能是因为它们已被风吹倒或者被雨水淹没。这里用“无枝”来形容堤边的树木已经枯萎,没有了生机。 攀折竟随宾客尽,指随着宾客们的离去,那些攀折下来的花枝也被带走了
【赏析】 此诗为南唐后主李煜观工人琢砚而作。诗人在这首诗里,既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表现了他对民生的关心。 第一句“南唐官务久凋零”,写南唐国运已尽,国事衰颓。“南唐”即五代十国时期存在的南唐政权,公元937年由李昪建立,至975年为宋朝所灭;“官务”指朝廷政事;“久凋零”是说朝廷政事已经败坏、衰败不堪。这里暗用《诗经·小雅》“我思古人,实获我心”之句(意为我思念古代贤人,确实得到了我的心)
槜李四首 其二 滮水,地名,在今湖北省黄冈县西南。蟠根奕叶,指槜李枝干蜿蜒,绿叶繁茂。筵前冰齿得仙浆:指槜李的果肉甘美如雪。上林,即上林苑。嘉种,好的品种。相借,相互借用。夷光,即西施,春秋时越国人,以美色著称。甲香,指甲木樨花(茉莉花)香味浓郁。 注释翻译: 滮水蟠根奕叶长,筵前冰齿得仙浆。上林嘉种休相借,验取夷光到甲香。 译文: 槜李树蟠绕于水边,枝干蜿蜒,绿叶繁茂,犹如仙境般美丽
诗句释义:青绡的圆转密交枝,环绕着蒂中悬垂的玉石一丝。 译文:青绸子编织成的树枝,交错盘绕在花蒂上,像一条细长的玉佩悬挂其中。这美丽的景致让诗人忍不住停下脚步欣赏,然而正是在这片战乱的吴越之地,这样的美景只能令人感到心碎。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景象,青涩的树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自然的画卷。诗中的“青绡”一词,既形容了树叶的颜色,又暗喻了生命的纯洁与美好
``` 当年谪客喜投闲, 困顿戎车又入关。 天下可怀惟老友, 生前能踏几名山。 常因赤子劳心计, 拟借青春拭鬓斑。 别业横塘松径远, 何时蜡屐访潺湲。
【注释】 鳌矶:山名,在今浙江绍兴。鹤洲:指西泠,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面。双桨:指小船。莼香:指莼菜的清香。钓纶:即钓鱼竿,泛指鱼竿。金陀:即《金刚经》,佛教经典。病叟:生病的老人,借指诗人自己。孤负:辜负,对不起。 【赏析】 此为作者晚年之作。诗以清幽淡雅的情致写春日游湖的情景。首联“鳌矶胜与鹤洲邻,双桨莼香下钓纶”,是说诗人坐在小舟上,悠闲地荡桨游湖。鳌矶、鹤洲都是杭州有名的景点
【注释】奈子:樱桃。杨梅:一种水果,酸味重。江南江北:泛指中国各地。倾城倾国:比喻女子美貌绝世。 【赏析】《槜李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写了皮薄如纸、色红似血、汁多甘美、味甜如蜜的樱桃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这种美味的喜爱和珍视之情。 第一句“肤如奈子能加脆”,意思是说樱桃的皮就像奈子一样脆。奈子指的是一种水果,其皮薄而脆,口感非常好。这里用“肤如奈子”来形容樱桃的皮
诗句解析 首句“玉骨香无汗” 注释:这里用“玉骨”比喻人的高贵气质,而“香无汗”则描绘出一幅清雅脱俗的形象。 第二句“从教换两头” 注释:这里的“两头”可能是指头发或衣物的两端,暗喻被替换或更换的状态。 第三句“受人颠倒被人勾” 注释:这里的“颠倒”和“勾”都是形容被外界因素影响或诱惑,使得原本纯洁的人变得复杂或不纯。 第四句“只是更无肠肚便风流” 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美女与枕席之间关系的诗歌。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凉枕 “凉枕”指的是一种凉爽的枕头,暗示诗人在夜晚入睡时的舒适感。 第二句:颊印红多晕,钗横响易寻 “颊印红多晕”形容美人脸颊上的红晕,可能是因为羞涩或是饮酒后的反应。“钗横响易寻”则描述了美人睡觉时头发垂落的样子,很容易就能看到。 第三句:美人一觉在花阴 这句诗描绘了美人在花丛中沉睡的场景
诗句释义: 1. 长水塘边雨,春来涨碧流。 描述了一个景象,即在长水塘边的雨水中,随着春天的到来,水位上涨,水面变得碧绿。 2. 沈郎八咏更成楼。 这句话中的“沈郎”可能是一个名字,而“八咏”则可能指的是某本书的标题或内容。这里的“更成楼”可能意味着这本书的内容或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3. 记得西陵桥下、一扁舟。 这句话回忆了过去的一个场景,即在西陵桥下乘坐过的一叶扁舟。 4.
南柯子 窗外芭蕉 入雨朱弦咽,临风碧簟垂。 镇长相守绿窗时,忆得婵娟,和袖卷金泥。 小院苔移袜,空帘月印眉。 晚妆偷泪滴罗衣,几幅长笺,何处写相思。 译文: 南柯子 窗外芭蕉 下雨了,琴弦被雨水打湿,声音变得沙哑。 风吹过,席子像绿色的窗户一样垂下。 总是守在绿窗前,回忆起美丽的女子,她穿着华丽的衣服。 小院子里的草已经长出很长的根,可以卷起鞋上的尘土。 赏析:
南柯子 冬晓 霜痕随碧甃,素绠断银瓶。 香销翠被五更清,惯是独眠人起,见壶冰。 乱云拈指冻,暖笔画眉轻。 菱花寒浸远山青,记得当年携手,近窗棂。 注释:南柯子:词牌名,即《南歌子》。 霜痕:指水壶上的冰霜痕迹。 碧甃(zhòu):青白色的瓷砖或砖砌的水池。 素绠(guàn):竹制的长筒形汲水工具,这里指用来汲水的竹筒。 五更清:五更时分,天还没亮。 拈指:用手指轻轻一捻。 暖笔:用温暖的手指写字
注释:岸边的草因新涨的河水而显得低矮,山间的花朵压在短墙上。 行走时偶遇装满了冷淘米的担子,怎么能在酒垆前买上一杯美酒,醉倒在落日余晖中。 赏析:这首词描写春天郊野风光,表达了作者游春时的愉快心情。首句写春水上涨,两岸的草都低垂下来,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后两句写自己行至一处风景,却恰逢满载的担子,无法购买酒来喝,只好醉倒在落日余晖中。整首词充满了生活气息
《南柯子·春圃》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景寄情,情景交融。 译文: 花漏疏篱月色清亮,隔树的烟云如画一般。 桃花盛开笑颜嫣然,千桃共绽各有风情。 看遍春风无恨事,愁绪与谁相传? 弹唱鹦鹉,惜别杜鹃,夜阑酒散,寂静无声。 春天就在枝头,而人却已到了画栏边。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描写春日景色和人物情态,表达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南柯子 其二 旅中苦雨土雨埋荒草,金风剪败荷。 行人滑滑奈泥何。 不道梦魂、夜夜渡滹沱。 遣兴搜书里,关愁伴枕窝。 孤衾早怯晓寒多。 试问江南、小阁尚轻罗。 注释: ①南柯子:词牌名。 ②其二:词牌名,此为第二首。 ③旅中:旅途中。苦雨:天气阴沉,细雨纷纷。 ④土雨:指阴雨天气。埋:掩蔽。荒草:野草。 ⑤金风:秋风。剪:吹落。败荷:凋谢的荷花。 ⑥行人:旅行者。滑滑:滑腻难行。奈:无奈,不能
懒懒和卿谋韵 侍女休催绣,才郎莫画眉。 春来常倩梦追随。 只为罗衣、不耐晓风吹。 垂手嫌红袖,凭肩恋锦帷。 生憎花影学人窥。 央得鹦哥、传语却忘谁。 注释:不要侍女催促你绣花,不要男子画好眉毛。春天到来时,我常会梦见你,跟随你的梦境。因为你的罗衣不能经受早晨的风。垂下双手怕红色的袖子,靠在肩上依恋着锦制的帷帘。讨厌花影模仿人的眼神窥探。求得鹦鹉传话,却忘记了是谁。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诗
南柯子 野火山中屋,疏烟竹外楼。 苇条风起送篷舟。 又是一番霜信、下沙洲。 白发高堂泪,青衫客子愁。 蛛丝应是挂罗帱。 早晚片帆归去、泖西头。 注释: 野火山中:野外的山中。 疏烟:淡淡的烟雾。 竹外楼:竹篱笆外的楼阁。 苇条风起:风吹芦苇,发出声响。 篷舟:船篷。 又是一番霜信:又到了秋天,寒霜降临的季节。 沙洲:沙滩上的小洲。 白发:形容人的年华老去,这里指诗人的头发已白。 高堂:高大的厅堂
诗句释义 1 马度离人地:马儿在离开人们的居住之地时,暗示着旅途的孤独和离别。 2. 山衔去国程:“衔”意味着被紧紧夹住,“去国程”表示离开故乡的路程。 3. 孤身都似雪花轻:形容诗人独自一人行走,仿佛身上的负担非常轻,但内心却有难以言说的沉重。 4. 侥幸不知春色过清明:这里指诗人虽然努力想要忘记或摆脱这种旅愁,但似乎还是无法逃脱春天带来的美好与哀愁交织的感觉。 5. 小榭低金锁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翻译: 注释: 1. 莲影:荷花的影子。 2. 象拍:指船桨,象形为拍打水面的船桨声。 3. 粉香:荷花的香气。 4. 人间恨事:指世间的种种烦恼和遗憾。 5. 聪明:这里可能指智慧或机敏。 6. 弱柳:柔弱的柳树。 7. 雏莺:初生的黄莺。 8. 横波约住:形容女子眉目传情,用眼神留住某人。 译文: 荷花的影子不断地催促着小船的桨声
【注释】 楸枰:楸木棋盘。 玉嶙峋(línxún):像玉一样玲珑的山石,形容山石高峻挺拔。 龙劫:比喻灾难。 秦灰不染:比喻不受世俗的污染。 太平身:指平安无事、不受战乱之苦的人。 当歌难舍鸬鹚杓(núcuòshuǐ): 当宴会歌声四起时,舍不得用鸬鹚喝水的酒具。 重阳节后:重阳节过后。 淋漓烟月:形容秋夜月光如水,洒满大地的景象。 芳春:美好的春天。 【赏析】
乍入消魂径,旖旎相期不定。名园花气恼人多,困来无力,不敌金猊静。 轻翻宿火寒犹凝,甲煎嫌他硬。今宵似有怜惜,隔帘送出春情性。 翻译: 刚进入消魂径,景色优美却让人心神不宁。美丽的花园花香让人烦躁,醒来后感到疲惫无力,无法抵挡那金色的暖炉带来的宁静。 轻轻点燃了昨夜的余烬,寒冷依然凝固,我讨厌它坚硬的感觉。今晚似乎有人在同情和怜惜我,隔着帘子送来了春天的柔情与情感。 注释: 1. 消魂径
醉花阴·席上 绣幄笼寒穿小径,帘外微风定 译文: 在绣帷中感受到寒冷的气息,沿着小径穿过,外面的微风已经平息。劝酒的声音伴随着碧笙的娇美,玉漏将尽,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宴席上的热闹景象,以及醉眼朦胧中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词中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情感丰富而深沉
【解析】 此词上片写暮春景象,下片抒发离情。 “嫩柳亭前黄几许”,首句起韵,点明时令。黄鹂在嫩绿的柳条间穿行,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声。 “雪密莺无语”。这一句是写景,但更主要的是写人,因为莺儿的“无语”与人的“无语”有相似之处,都表现了一种愁苦之情。“雪密”是形容柳絮飞得很密,也暗示了春天即将过去。“莺无语”是说柳絮密得连黄莺也发不出叫声,这是写景,更主要的还是写人。 “指冷入瑶弦,画烛微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