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影频催象拍,粉香难透虾须。人间恨事可消除,惟有聪明最苦。
数对雏莺自语,一行弱柳谁扶。醉魂飘荡忆当初,又被横波约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翻译:
注释:
- 莲影:荷花的影子。
- 象拍:指船桨,象形为拍打水面的船桨声。
- 粉香:荷花的香气。
- 人间恨事:指世间的种种烦恼和遗憾。
- 聪明:这里可能指智慧或机敏。
- 弱柳:柔弱的柳树。
- 雏莺:初生的黄莺。
- 横波约住:形容女子眉目传情,用眼神留住某人。
译文:
荷花的影子不断地催促着小船的桨声,而荷花的香气却难以透过虾须般细密的网眼。在人世间,那些无法消除的遗憾和恨事,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能承受。
几只黄莺在空中相互对语,一行柳条被风吹得轻轻摇曳,似乎有人在扶着它们。我沉醉于酒意之中,回忆起当初的情景,又被那位美丽的女子用横波的眼神深深吸引。
赏析: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情流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首句“莲影频催象拍”,以荷影之动比喻心弦之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激动与期待;而“粉香难透虾须”则描绘了荷花的香气虽浓,但终究难以穿透那如丝缕般的网纱,象征着美好而又不可及的事物带来的无奈与惆怅。
接下来的诗句中,“数对雏莺自语”与“一行弱柳谁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后者则透露出一种孤独无助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丰富多样。
最后一句“醉魂飘荡忆当初,又被横波约住”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在这里,作者将自己比作一位醉酒的人,思绪万千,时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时而又被那位女子的眼神所吸引,难以自拔。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刻动人。
《西江月·再过某宅闻歌》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留恋,以及对爱情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的诗词。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