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香塘上,又催君、去踏尘沙为客。匣有莫邪龙夜吼,函谷曾织草贼。口不言功,松楸拄径,暂与鸿沟隔。时来起舞,种花先问南陌。
也拟祖道长亭,垂杨离恨,怕挽丝千尺。遥望红缨驱骏马,脱帽宝钗楼侧。自致云霄,手提编户,换了闲锋镝。经过燕赵,寄情应把春惜。

【注释】

绿香:指荷花。

又:再,又。

尘沙:尘土和泥沙。

匣:剑的套子。

莫邪龙:宝剑名。

函谷: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北。

口不言功:不夸功劳。松楸:用松木和楸树制成的棺材,借代死者之墓。

鸿沟:即鸿沟河,在今河南荥阳市北。鸿沟两岸有鸿沟亭,为送别之地。

种花:指种植梅花。南陌:指京城东面长安城中的南街。

祖道:饯行,送别。

长亭:古时设在路旁的亭舍,供行人歇息。

垂杨:柳枝,常随风飘舞。离恨:离别的忧愁。

红缨:红色马络头。

宝钗楼侧:指王昭君出塞时所住的楼。

自致:自己招致,这里指自己飞黄腾达。云霄:天空。编户:平民百姓。锋镝:刀箭。

燕赵:战国时的赵国、中山国一带。

寄情:寄托自己的情感。春惜:爱惜春天。

【赏析】

《念奴娇》,双调,七十三字,上片十一句五仄韵,下片十二句六仄韵。

此词以“送卜声北上”为题,当是作者送友人卜声去北方所作。

上阕开头四句写卜声赴任途中的情景。卜声要去北方上任,作者便在塘边为他饯行。他手持宝剑,准备到那里去干一番大事业。作者还特意为他准备了一把莫邪宝剑,希望他能像那龙一样吼叫,像草贼那样勇猛。这四句中“又”字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上又一次,也指卜声再一次踏上了征途。“匣有”二句写卜声佩剑的情形。“莫邪”二字写出了他佩剑的锋利与神威,而“函谷曾织草贼”,则表明他此行定能有所作为。这两句诗中“匣”字、“函”字都是名词做状语,用来修饰动词,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

下阕开始六句写卜声辞别时的情景。他来到京城东面的长安城里的长亭前,向人们告别。他站在路边,望着远方,似乎在想自己的将来。接着又写了卜声将要离开京城时的复杂情绪,他怕听到人们的欢声笑语而感到难过,因此就挽着垂杨树枝,不让它们摇动,以免打扰人们的欢乐心情。“红缨驱骏马”,说明他已经骑上了一匹好马,马上的红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脱帽宝钗楼侧”,则是说他即将告别王昭君出塞的地方。这里的“宝钗楼”是指王昭君居住的一座楼,也就是“落雁楼”。王昭君出塞后,这座楼就再也没有人住过,所以称为“宝钗楼”。

“自致云霄”,是说卜声自己飞黄腾达,已经高高地到了天上。“手提编户”,则是说他要亲自治理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换了闲锋镝”,意思是说他已经把那些无用的武器全都换掉了,只带了有用的武器上阵杀敌。“经过燕赵”,则是说他这次出征将经过燕赵两地,并在那里建立功勋。最后两句是说,他在战场上一定会珍惜春天,爱惜春天的时光。

这首词通过描写卜声赴任时的情景,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全词语言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