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瑶樽、细倾醽醁,苕溪已倦双桨。寒崖紫雾蒙蒙地,鸿过影留疏幌。迟见访。乍断箧书成,好对群山爽。情多自奖。尽受得春怜,载归朱户,斜月堕罗帐。
休孤赏,拟倩麻姑仙爪,挑动人间技痒。名花不乏沉酣处,掩抑方堪寄想。空追怅。似烛泪堂开,楚楚闻清响。秦欧既往。仗象管吹香,惊回弱梦,身老钿筝上。

摸鱼儿·闻周青士有词纬之选寄之

苏轼

喜瑶觞、细倾醽醁,苕溪已倦双桨。寒崖紫雾蒙蒙地,鸿过影留疏幌。迟见访。乍断箧书成,好对群山爽。情多自奖。尽受得春怜,载归朱户,斜月堕罗帐。

注释:

  1. 瑶觞:美酒。
  2. 醽醁:泛指酒。
  3. 苕溪: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4. 紫雾蒙蒙地:形容山岚缭绕,云雾缭绕的样子。
  5. 鸿过影留疏幌:比喻大雁飞过留下的影子落在稀疏的帘幔上。
  6. 迟见访:很久没有见到来访的人。
  7. 箧(qiè)书:装书的箱子。
  8. 朱户:红色的门户。
  9. 斜月:指月亮偏斜。
  10. 罗帐:丝织品制成的帐子,这里指床上的帐幔。
  11. 烛泪堂:即“蜡烛泪”,指蜡烛滴落下来的痕迹。
  12. 楚楚: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13. 秦欧:秦观的别名。
  14. 象管:象牙制成的乐器,这里指笛子。
  15. 钿筝(diàn zhēn):镶嵌着金玉的筝,这里指古筝。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通过描写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首句“喜瑶觞、细倾醽醁,苕溪已倦双桨”,描绘了诗人在宴饮中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喜”字,不仅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愉悦,还暗示了他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感到遗憾。

“寒崖紫雾蒙蒙地,鸿过影留疏幌。”这句诗以生动的景物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寒崖上的紫雾弥漫,仿佛将整个山谷笼罩在其中。大雁飞过留下的影子落在稀疏的帘幔上,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迟见访。乍断箱书成,好对群山爽。情多自奖。尽受得春怜,载归朱户,斜月堕罗帐。”“迟见访。”说明诗人已经好久没有见到朋友了,可能是因为工作等原因而暂时不能见面。“乍断箱书成,好对群山爽。”这句诗表明,当书信刚刚拆开的时候,心中便充满了喜悦,因为朋友终于来了。“情多自奖。”诗人感叹自己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和自豪,因为能够与好朋友重逢。最后一句“尽受得春怜,载归朱户,斜月堕罗帐。”诗人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他希望这份友谊能够像春天一样温暖人心,同时也希望能够再次与朋友相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富有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