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浓阴、雨余池馆,飞花正点琼甃。龙眠爱写西园集,不念客窗人瘦。游马骤。仗好鸟啼开,三径苔钱绣。低回昼漏。恰翠暖氍毹,丹浮琥珀,屏侧烬香兽。
征衫袖,情泪年前浥透。伤离便合相就。教坊乐部何戡在,料理记歌红豆。联访旧。是手解金龟,投老家山后。东方射覆。识欢伯藏春,柔乡销夜,中有两眉皱。

【注释】

1.集米山堂:集贤殿书院。南宋高宗曾建集贤殿,聚四方之士于此讲学。后以“集贤”称书院。

2.龙眠:指北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人。因眉骨隆起如卧龙之形,故有此号。

3.西园集:指苏轼的《东坡志林》。

4.飞花:指飘落的花瓣。

5.琼甃:用白玉砌成的井底。

6.三径:指孔子所辟的三处小径,相传为隐士仲尼所居,后人遂以“三径”比喻隐居之地,亦用以指读书之处。

7.低回:徘徊不决。

8.翠暖:形容绿色鲜艳而温暖。

9.丹浮:指丹砂,一种矿物。

10.屏侧:屏风旁边。

11.记歌红豆:指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2.联访旧:指与友人聚会谈旧。

13.金龟:指古代的一种佩饰,形状像龟。

14.投老家山后:指隐遁归隐。

15.东方射覆:出自《论语·述而篇》:“子贡问:‘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6.欢伯:即“欢”,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名。《庄子·天地篇》:“古者有真人,莫知其形,是其发容浑沌,脃鬑玄𫐌,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于尘埃之中。”

17.销夜:消磨时光,打发长夜。

18.两眉皱: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观剧情景。首二句写观看戏曲的环境,集贤殿书院环境幽静,池馆清深,雨霁之后,池水澄清,池畔花枝摇曳。“飞花正点琼甃”一句写池中花影倒映在池底的玉砖上。“龙眠爱写西园集,不念客窗人瘦。”苏轼喜作诗词,常在西园饮酒吟诗,不思客居他乡的苦楚,只愁自己年事已高,人瘦如柴。“游马骤”,写看戏时心情愉快、兴奋。“仗好鸟啼开”一句写乐声动听。“三径苔钱绣”一句写庭院景色美丽。“低回昼漏”,写时间过得很快。“恰翠暖氍毹,丹浮琥珀”两句写观剧时欣赏舞姿优美、服饰华丽的景象。“屏侧烬香兽”,写舞台两侧燃着香炉,香烟缭绕。“征衫袖,情泪年前浥透”两句写作者触景伤怀,不禁泪满衣袖。“伤离便合相就”,意思是伤心离别的人应该聚在一起。“教坊乐部何戡在”,是说教坊乐部的人何戡来了。“料理记歌红豆”,是说何戡要为作者唱《琵琶行》。“联访旧”两句写与朋友聚会谈旧的情景。“是手解金龟,投老家山后”,是说有人送给他一块金龟牌。“东方射覆”,典出《论语·述而篇》,意为东方太阳初升时,射箭可以穿过物体的中心而不致被射穿。此处借指作者隐居归来。“识欢伯藏春,柔乡销夜,中有两眉皱”三句写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欢伯”是传说中的神名,据说能让人消愁解闷;“销夜”指消磨时间;“两眉皱”是说生活中的美好时刻已经过去。此词上阕描绘了作者观赏戏曲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下片写观剧后的感慨。开头两句写观剧时的感慨。“征衫袖,情泪年前浥透”两句写作者触景伤怀,不禁泪满衣袖。“伤离便合相就”两句写伤心离别的人应该聚在一起。“教坊乐部何戡在”,是说教坊乐部的人何戡来了。“料理记歌红豆”一句写何戡要为作者唱《琵琶行》。“联访旧”两句写与朋友聚会谈旧的情景。“是手解金龟,投老家山后”,是说有人送给他一块金龟牌。“东方射覆”,典出《论语·述而篇》,意为东方太阳初升时,射箭可以穿过物体的中心而不致被射穿。此处借指作者隐居归来。“识欢伯藏春,柔乡销夜,中有两眉皱”三句写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欢伯”是传说中的神名,据说能让人消愁解闷;“销夜”指消磨时间;“两眉皱”是说生活中的美好时刻已经过去。此词下阕描绘了作者观剧后的感慨,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真挚动人,富有韵味和意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