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丽飞香。怅孤影长宵,浑似他乡。生离何足怨,幸犹有津梁。银杏曾否问渡,天边事、传说如狂。萤火细,傍云屏罗扇,总助悲凉。
年老。安仁鬓换,子野情多,历乱尽耐思量。丝丝蕉叶雨,又闻洒疏窗。夜深谁共私语,无人处、斜月空廊。还记取,画阁中、烛照残妆。

玉簟凉七夕,次陈其年韵末丽飞香。怅孤影长宵,浑似他乡。生离何足怨,幸犹有津梁。银杏曾否问渡,天边事、传说如狂。萤火细,傍云屏罗扇,总助悲凉。

年老。安仁鬓换,子野情多,历乱尽耐思量。丝丝蕉叶雨,又闻洒疏窗。夜深谁共私语,无人处、斜月空廊。还记取,画阁中、烛照残妆。

注释:
【玉簟凉】:一种凉爽的席子。
【次陈其年韵】:模仿陈其年的诗风进行创作。
【末丽飞香】:指女子的容貌美丽,如同飘动的香气。
【怅孤影长宵】:指在孤独的夜晚,影子很长。
【生离何足怨】:即使生活上有离别的痛苦,也不足为奇。
【幸犹有津梁】:幸好还有一些可以渡过难关的途径。
【银杏曾否问渡】:是否曾经询问过渡口的情况?
【天边事,传说如狂】:天上的事情,就像传说一样荒诞不经。
【萤火细】:萤火虫的光芒微弱而细小。
【斜月空廊】:在空旷的走廊上,斜着的月亮。
【还记取】:回忆。
【画阁中、烛照残妆】:在画阁中的烛光映照下,她仍然记得自己曾经化妆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女子孤独生活的诗歌。首句“玉簟凉七夕”,以七夕为主题,暗示了女子的寂寞和哀伤。次句“末丽飞香”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美貌和气质。第三句“怅孤影长宵,浑似他乡”表达了女子在孤独中度过漫长夜晚的感受,仿佛置身于异地他乡。第四句“生离何足怨,幸犹有津梁”则表示尽管生活中有离别的痛苦,但仍然值得庆幸的是还有渡过难关的途径。第五句“银杏曾否问渡,天边事、传说如狂”则暗示了对于天边事情的荒诞和传说的疯狂。第六句“萤火细,傍云屏罗扇,总助悲凉”则描述了萤火虫的光芒和小罗扇在悲伤中起到的作用。第七句“年老。安仁鬓换,子野情多,历乱尽耐思量”则描绘了年老时的情感变化,以及对于过去的回忆。最后一句“丝丝蕉叶雨,又闻洒疏窗”则用蕉叶雨滴来表达内心的悲伤和凄凉。整首诗通过对女子的刻画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孤独而忧伤的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