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岸蘋汀,绿水外,数间茅屋。斜阳小,茫茫暮霭,乱山古木。似是耕烟得意笔,又疑米老惬心作。想化工,笔墨已云烟,巧生熟。
笔未到,神已足。真墨宝,出书簏。披图游遍了,胸中丘壑。妙手荆关今已杳,三王以后无人续。信平生,品画眼无花,真奇福!

【注释】蓼:一种草。蘋(pín):水草。汀:水边的平地。斜阳:夕阳。茫:茫茫。乱山古木:参天的大树。似是:像。耕烟:农耕的炊烟。得意笔:满意的笔墨。米老:苏轼号东坡,又作米公,所以称“米老”。惬心:满意。云烟:指墨迹。妙手:指绘画技艺高超的手。荆关:荆浩、关仝。三王以后:唐宋以后没有能超过他们的人了。信:真是。平生:一生的功夫。

【赏析】此词为题画之作。上片写画境,下片写作者对画面的感受和评价。全词语言简练,意境清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蓼岸苹汀,绿水外,数间茅屋”三句写景。蓼岸苹汀,点明地点。绿水,指蓼岸上的流水。这两句写出了一幅宁静淡雅的田园风光图。

“斜阳小,茫茫暮霭,乱山古木”三句描写夕阳中的茅屋和四周的景物。夕阳,即残阳。茫茫,模糊不清的样子。暮霭,傍晚的雾气。乱山,指远处的群山。这三句写出了一幅朦胧迷蒙的画面。

“似是耕烟得意笔,又疑米老惬心作”三句写作者对画境的感受。耕烟,指农家烧柴做饭时冒出来的烟雾。得意笔,指画家挥洒自如的笔法。米老,指宋代著名画家米芾(bi,音辟)。惬心,指心情舒畅。这三句表达了作者对这幅画十分欣赏的心情。

“想化工,笔墨已云烟,巧生熟”三句写作者对画中景物的想象。工,人工;匠,技艺。云烟,形容笔意飘逸如云烟。这里指用笔如云烟,自然生动,不露痕迹。巧生熟,谓画中景物逼真而又有变化。前三句说作者对画中景物十分赞赏,最后这一句则进一步指出作者认为这幅画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画中有景有情,既逼真又自然。

“笔未到,神已足。真墨宝,出书簏”三句写作者对作品的评价。笔未到,指画中的山水树木尚未用笔描绘出来。神已足,指这些山水树木都栩栩如生,仿佛已经活了一样。真墨宝,指真正的艺术品。出书簏,出自《庄子•天地篇》:“夫造化者其成功难,故其妙象无穷。”这里指画中所绘之景,与天然浑然一体,难以描摹刻画。这三句说作者认为这幅画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堪称真正的艺术品。

“披图游遍了,胸中丘壑”三句写作者对作品的体会。披,翻阅。游遍了,指反复阅读。胸中丘壑,指心中的山川河流景色。这三句说作者认为这幅画所描绘的山水景色已经尽收眼底,心中有了清晰的图景,可以随意游览了。

“妙手荆关今已杳,三王以后无人续”三句写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荆关,指南朝画家谢赫,字伯厚,号僧繇,人称“画圣”,他擅长山水画,尤精于用墨晕染,后人把他的画法称为“荆关体”。今已杳,现在已看不到这种绘画风格了。三王以后,指唐代以后的画家们。无人续,没有人能够继承他的画风。这三句说作者感叹古代绘画大师们的画艺已经失传,再也看不到后来有人能够继承他们的画艺了。

“信平生,品画眼无花,真奇福”三句写作者对自己品画能力的自信和感慨。信平生,相信自己一生的绘画能力。品画眼无花,指自己评画的眼光敏锐,不会受到外界干扰。这三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评画能力的自信以及对于自己的才华感到自豪的心情。

这首词写画而不说画,从画中见出画外之意,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作者的内心深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