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楚些,江畔与招魂。埋血只今应化碧,怀人依旧独停云。
荒草上孤坟。

【注释】

①自妙高峰:从妙高峰。

②望麓山卓林墓:在今湖南长沙西南麓山下。

③吟楚些:指屈原的《离骚》,楚辞中以香草美人喻君德之盛衰。

④招魂:招屈原的灵魂,使归葬。

⑤埋血只今应化碧:指屈原沉江后,其血随水化为碧色。

⑥怀人:怀念屈原。

⑦荒草上孤坟:《文选》注:“湘水南有故墓,相传为屈原所葬。”

【赏析】

此诗首句即用“望”字,点明诗人的游踪。次句写诗人在湘江畔遥望麓山、卓林之墓,抒发怀念屈原之情。第三四两句写诗人凭吊屈原之墓,缅怀其人其事。全诗感情真挚而悲壮,风格与屈原的《离骚》相似。

这首诗是诗人登高望远,触景生情之作。首句“望”字就写出了这种情景。“自妙高峰望麓山卓林墓”,诗人站在妙高峰上眺望着湘江北面的麓山和卓林,他看到一片苍茫的野草之中,一座孤零零的坟墓,那就是传说中的屈原之墓。“望”字,不仅表明了诗人的游踪,也表明诗人的感情,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念,更是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叹。

第二句,“吟楚些”,指屈原的《离骚》。诗人面对湘江,想到屈原,于是想起他的杰作《离骚》,想到屈原的遭遇,不由得感慨万分,于是吟起这首《离骚》来表达自己的感慨。“江畔与招魂”,这句中的“江畔”指的是湘江之滨,也就是湘江边。《离骚》中有“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等句子,可见诗人曾经在湘江之畔吟过《离骚》,现在又来到这湘江之畔,不禁要怀念他的祖先和父亲,于是想起了《离骚》,便吟诵起来。“招魂”二字,既是诗人怀念屈原的意思,又是他希望人们不要忘了屈原的精神。

第三四两句,“埋血只今应化碧,怀人依旧独停云”,这是诗人的想象。屈原投江以后,他的血随水化为碧色,而人们永远怀念他的精神,就像他生前独自伫立在云层之上一样。这里诗人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他对屈原的崇敬,以及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登上妙高峰,放眼湘江南北,看到一片荒凉的墓地,不禁想起屈原的事迹。诗人怀念屈原,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