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芳树朝朝改。尚有馀芳在。年光背我去悠悠。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时欲别魂俱断。试取鸳鸯看。不挑红烬正含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借“庭前芳树”的荣枯变化,来比喻人的生死离合。上片写春残花落,下片写春去人亡,全词情深意长,含蓄蕴藉而意味深永。
(1)
“庭前芳树朝朝改”,是说这庭院前的芳树,天天都在更换着新绿,但那芳香的气息却依旧存在。这里,作者以芳树的“朝朝改”来反衬自己的年华已逝。“尚有馀芳在”,是说尽管芳树天天在换着颜色,但它所散发出来的香气却仍然存在。这两句表面上写芳树的香,实则暗含自己对生命的珍爱。“年光背我去悠悠,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说时光已经把我抛弃到遥远的东吴去了!“年光”指年光,这里指青春岁月;“去悠悠”,即去得遥远、无影无踪。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的年华已经流逝了,而那芳树依然每年春天都发出新的香气。我的青春岁月已经逝去,而那芳树的香气却依然每年春天都散发出新的芬芳。
【赏析】
此词借芳树的荣衰变化,喻人之生死离合。起句点明芳树常新,与上片“年光背我去悠悠”相呼应。“尚”字见出作者对芳树的喜爱之甚。次句写芳树虽新而不再,暗寓人生无常之感。三、四两句化用了李商隐《锦瑟》诗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诗意,将芳树的荣悴与人的生命历程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过片二句写别时情景:离别之时,两人魂魄俱断,此时欲取鸳鸯双栖共处,但已难觅踪影。五、六句写别后心情:虽然鸳鸯不再有,但心中却另有一种滋味。“不挑红烬正含愁”,是说虽然鸳鸯被烧掉,但心中仍存恨意。“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是说虽然鸳鸯不再有,但我心头自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结句写自己的心情:这种特殊的滋味,正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这首词以芳树的荣枯喻人的生死离合,以年光的消逝喻青春的虚度,以芳草的萋萋喻自己的迟暮之悲,可谓意境高远,情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