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醒何处。月落溪光曙。窗外子规啼不住。真个不如归去。
莫言身后虚名。难忘菰饭莼羹。契阔山中茅舍,恐他鹤怨猿惊。
注释:
酒醒之后,我身在何处?窗外的杜鹃鸟啼叫声此起彼落。我真地不如归去。
别别说我身后虚名,忘不了家乡菰米饭和莼菜汤。离别时山中茅屋,恐怕鹤会因我归来而惊怒不安,猿猴也会因为我归来而发怒。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思归之作。诗人夜宿旅店,清晨醒来后,举目四望,但见月色已落,溪光初曙。这时,窗外传来子规(即杜鹃)的哀鸣声,不绝于耳。这凄切的啼唱更增添了他的思乡情绪。“真个不如归去”,直抒胸臆,表达了强烈的归乡愿望。
“莫言身后虚名”句是反诘之辞,意谓不要以为身后空有虚名,而忘了故乡菰饭莼羹的滋味。这句诗既是劝慰自己,也是劝慰他人。作者认为,一个人如果一味追求功名利禄,那么即使身在高位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因此,他主张应当珍惜故乡的山水风光,享受故乡的美味佳肴,这才是人生的真正幸福。
“契阔山中茅舍”二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在这里,“契阔”指分离,“茅舍”代指家。诗人在异地漂泊,与家人久别重逢,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感慨。然而,他又担心这种欢聚的时光太短暂,因为一旦再次分离,又会陷入长期的别离之中。因此,他不禁担忧起来,害怕鹤因他归来而惊怒,猿因他归来而发怒。这里的“契阔”既指与家人的分离,也暗含着对国家大事的忧虑。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通过描绘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地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名利看淡、对于亲情珍视的思想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