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个如钱,丝丝似发,雨馀益增幽景。小园春去,双扉昼掩,落红初凝。槛外银塘如镜。有无数、翠钿相映。遍闲阶、那更松根月澹,草际露冷。
春永。雨绣金铺,霜黏玉础,画帘人静。长信宫闲,华清院废,数点萤影。最喜萧然三径。装点个紫稠绿净。止许那、白鹤幽踪,飞来相称。
诗句解释与注释:
“个个如钱,丝丝似发,雨馀益增幽景。”
这句话描绘了苔藓的形态特征及其在雨后更加茂盛的生长状态。“如钱”和“似发”分别形容苔藓的形状和小枝细脉的外观。通过雨水的滋养,这些苔藓显得更为茂盛,增添了一份静谧而幽深的自然景观。“小园春去,双扉昼掩,落红初凝。”
描述了春天结束的景象,小园中的花朵凋谢,庭院的大门被关闭,红色的花瓣开始凝结,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槛外银塘如镜,有无数、翠钿相映。”
这里用“银塘”形象地比喻外面的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清晰明亮,而“翠钿”则指镶嵌在池塘周围的绿色植物,它们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遍闲阶、那更松根月澹,草际露冷。”
此句表达了夜晚时分,月光下的庭院宁静而美丽。月光洒在松树的根部和草地之间,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春永。雨绣金铺,霜黏玉础,画帘人静。”
这句话继续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画面,雨后的景色像刺绣一般细腻,而霜冻使地面看起来如同玉石一般光滑。此时,画帘之内无人,只有宁静的氛围。“长信宫闲,华清院废,数点萤影。”
这句诗提到了历史上有名的长信宫和华清宫的废弃。长信宫曾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如今却显得空旷无人,而华清宫也因为年久失修而荒废,只能偶尔看到几处萤火虫的光点。这两句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最喜萧然三径,装点个紫稠绿净。”
这里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喜爱,特别是那些被苔藓装点的小路。苔藓使得原本的路径变得色彩斑斓,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止许那、白鹤幽踪,飞来相称。”
此句以白鹤为喻,表达了一种宁静祥和的生活态度。白鹤以其优雅的姿态出现在这片被苔藓点缀的土地上,似乎与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苔藓的描述和对其在不同季节中变化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美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充满了诗意和画意。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苔藓、雨景、月光等自然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充满意境的画面。此外,诗人还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美向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