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坡上杨妃血。洒遍枝和节。依稀犹是旧檀心。却似唐宫睡去夜初深。
梅妃应笑胭脂重。欲唤从前梦。临池照处映鱼茵。疑向三郎传语倩双鳞。
诗句:马嵬坡上杨妃血。洒遍枝和节。依稀犹是旧檀心。却似唐宫睡去夜初深。
译文:在马嵬坡上,杨贵妃的血洒满了枝头与枝条,她的身体仿佛还保留着昔日的檀香之心,但却又像是唐玄宗沉睡的夜晚刚刚开始。
注释:本句中的“马嵬坡”指的是杨贵妃被害的地方,即今陕西省兴平市西北的马嵬坡;“杨妃血”指的是杨贵妃的血洒满马嵬坡;“枝和节”指的是杨贵妃的树枝和枝条。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杨贵妃之死的场景,表现了杨贵妃悲惨的命运。”洒遍”一词表达了杨贵妃鲜血遍布马嵬坡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依稀犹是旧檀心”则暗示了杨贵妃虽然已经死去,但她曾经拥有过的檀香之心依然存在,让人不禁对杨贵妃的生平产生遐想。”夜初深”则是对整个场景的一个概括,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杨贵妃死亡的具体时间——夜晚,为接下来的叙述铺垫。
第二句:梅妃应笑胭脂重。欲唤从前梦。
译文:也许梅妃看到杨贵妃的血,会笑出声来,认为她的胭脂又重了一些。她想要唤醒过去的梦境。
注释:本句中的“梅妃”指的是唐代才女薛涛,字洪度,号梦窗居士,出生于四川眉山。她是唐朝著名诗人、音乐家白居易的妻弟,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以诗名世,被称为“女中才子”。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杨贵妃之死的惋惜和对梅妃之死的同情。”应笑胭脂重”则是一种反讽,暗喻了杨贵妃之死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梅妃的同情之情。”欲唤从前梦”则表明了梅妃想要唤起过去的梦境,也许是回忆起与杨贵妃之间的美好时光,或者是回忆起自己曾经拥有过的美貌和才华。
第三句:临池照处映鱼茵。疑向三郎传语倩双鳞。
译文:当杨贵妃的尸体被放在池边时,可以看到池中的鱼儿在水中游弋,仿佛是她的影子。有人怀疑是唐明皇在向它们传递信息,希望它们能够记住这位美丽的贵妃。
注释:本句中的“三郎”指唐明皇李隆基,他是唐朝第六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与梅妃之间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两人的感情深厚,但是因为政治原因被迫分离。
赏析:此句通过描写池中的鱼儿和唐明皇向它们传递信息的情景,表达了对杨贵妃之死的哀思以及对唐明皇与梅妃之间爱情的深深怀念。”映鱼茵”则形象地描绘了池中鱼儿在水中游动的景象,给人以静谧而美好的感受。”疑向三郎传语倩双鳞”则表达了人们对唐明皇向鱼儿传达信息的猜测和想象,这种想象既富有浪漫色彩,也充满了对历史传说的尊重和传承。
整首诗通过对杨贵妃之死的描绘和对梅妃之死的同情,以及通过描绘池中的鱼儿和唐明皇向它们传递信息的情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慰藉。